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宗礼先生长期坚持扎根于语文教学一线,从教近半个世纪,在教育教学、教材编写和教育科研三大领域都成绩斐然,对教育事业、出版事业可谓奉献甚丰。至今,他已成功编写了三套经国家审定的一类语文教材。尤其是2001年编写的第三套语文教材——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辐射全国26个省市600多个县市,与教育部直属部门的两套教材呈三足鼎立之势。本文立足于第三套语文实验教科书,注意结合课程标准或大纲的理念变化,采用纵向与横向综合分析的方式,以纵向研究为主,分析三套教科书前后的发展变化关系;同时适当结合当前人教版的实验教科书,辅以横向的比较,从而对该套教科书进行一个全面的观照,期望对当下语文教材改革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部分首先概述了实验教科书诞生的背景、产生的条件和具有的编写理念;然后截取了几个研究点,分析了该教科书的特色,在论述过程中注意总结规律,以启今人。引言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意义价值及思路方法。第一章梳理三套教科书的前后继承与发展关系,系统阐释实验教科书诞生、发展、创新三个阶段的背景及编写理念。第二章介绍该教科书的独特组元形式:七、八年级采用多元组元形式组织单元,九年级则按照“读书方法”的形式进行组元。此外对主题单元的一些不足提出质疑,引发思考。第三章在作文能力训练方面,重视培养作文修改能力是“洪氏教材”一贯坚持的传统。本文一方面肯定洪先生的这一做法,另一方面则通过三套教材的对比,对实验教科书的创新之处予以肯定。而听说能力培养方面,通过与第一套教科书进行实例的比较,归纳出该实验教科书的特色。第四章首先介绍“洪氏教材”中古代诗文处理方式的演变,然后结合大纲(课标)相关部分理念的变化,通过与当前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比较,对此实验教科书的处理方式予以说明与肯定。第五章介绍该教科书与前两套在单篇课文预习提示设置上的变化,探讨这些改变的利与弊,为其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结语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