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提出要建立“研究型大学”,很多高校将研究型大学作为自身的建设目标。研究型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发展战略,在提高师资水平上,在建立以聘用和晋升为主体的人事制度和以工资和福利为核心的薪酬制度上,和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使师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提升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由于我国研究型大学激励机制的不足,导致学校对优秀人才从教的吸引力下降,大量人才流失,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受到了很大冲击。面对国际发展新形势,国内高等教育界对研究型大学的激励机制进行了不断的反思,如何推进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机制改革,建立高效的激机制成为教育管理者、理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更是研究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木研究试图从我国研究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教师需求特点出发,介绍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的发展和变化,结合激励理论,提出了一些对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机制问题的观点及看法。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激励机制、研究型大学及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分别介绍了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及激励机制的内涵等概念;第三部分是对研究型大学现行一些激励制度和制度变迁概况的介绍,分析研究型大学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国高等院校一些教师激励制度,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第五部分是是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机制构建原则、激励机制框架和激励机制运行模式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分析,主要包括构建原则、激励机制框架、激励机制运行模式和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考核内容。第六部分是提出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机制有效运行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