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fn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气呼吸作用机制初探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392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n1基因编码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参与细胞迁移、粘附、组织架构、重塑、伤口愈合、宿主防御等,在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等多个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是否作用于鱼类气呼吸的形成却未可知。本实验室以典型的淡水辅助气呼吸鱼类——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长期致力于鱼类气呼吸分子机制的研究,且发现fn1基因可能在泥鳅气呼吸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首先克隆分析了泥鳅的fn1基因,应用qRT-PCR、整胚原位杂交与组织切片原位杂交等技术揭示了fn1基因在泥鳅中的表达模式,由此发现其在触须中高量表达。然后,对泥鳅的触须进行正常和低氧下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的观察比较,探明其结构特征和对气呼吸的适应性。最后,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出泥鳅fn1b敲除模型(fn1b+/-),结合低氧实验,测量fn1b+/+与fn1b+/-与气呼吸相关的组织学和生理学指标,并对fn1b+/-进行相关基因的定量分析,在触须视角下初步探讨了fn1基因对于泥鳅气呼吸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研究鱼类气呼吸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 通过一步克隆法获得了泥鳅2个fn1基因ORF序列,参照斑马鱼等硬骨鱼类的fn1序列,分别将其命名为fn1a和fn1b。fn1a编码2471个氨基酸,fn1b编码2398个氨基酸。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发现fn1a和fn1b都含有3种类型的重复序列,然而fn1b缺少一个III形重复序列模块(FN3),表现出结构域的特异性。分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泥鳅fn1a基因和fn1b基因进化地位出现分化,分别与同属鲤形目的斑马鱼fn1a基因和fn1b基因遗传距离最近。时空表达结果显示,泥鳅2个fn1基因都在触须中高量表达,尤其是fn1b基因,且二者在胚胎发育阶段的表达呈现出差异性和互补性;成体组织qRT-PCR比较结果表明,泥鳅fn1b基因的触须特异性表达显著。最终,采用整胚原位杂交和触须切片原位杂交法将泥鳅fn1b基因的表达定位在触须中的血管结构中。2. 形态学观察发现,泥鳅口部分瓣为内外唇,外唇生有3对触须,内唇生有2 对颏叶。形态学测量显示,泥鳅的触须长度和体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组织学观察得知,泥鳅触须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上皮层、胶原纤维层、肌纤维层、疏松结缔组织层和中央血管层,且其中央血管层成簇分布着红细胞,明显区别于其它3种有须鱼类(大鳞副泥鳅、斑马鱼、黄颡鱼)触须中央的轴向软骨结构。在低氧诱导下,泥鳅的触须充血上扬,其中央血管区红细胞明显增多,且气血扩散距离显著缩短,表现出对气呼吸的适应性,可视为气呼吸的先导器官。在剪除触须后,泥鳅气呼吸次数明显减少,可能源于触须中存在某种低氧感受的功能。3.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出了fn1b+/-泥鳅模型,发现其胚胎发育明显滞缓。由于一直未筛选出fn1b-/-子代,推测可能出现“纯合致死”现象。低氧处理下,fn1b+/+泥鳅触须和后肠中的fn1b基因表达均呈现“先上升、后回落”的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低氧应答模式。低氧下的组织学测量表明,fn1b+/-触须和后肠的气血扩散距离先后缩短,但均高于fn1b+/+,说明fn1b基因敲除导致了泥鳅气呼吸能力的减弱。低氧下的生理学测量显示,在剪除触须后,fn1b+/-比fn1b+/+反应时间更长、窒息点更低、平均耗氧率稍有下降、气呼吸频率大大降低,说明fn1b基因敲除进一步加重了泥鳅因缺少触须导致气呼吸减弱的程度;同时,fn1b+/-在低氧下的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血红蛋白(Hb)和高铁血红蛋白(Met Hb)浓度无明显变化,对比fn1b+/+的红细胞数量基本不变、Hb浓度上升、Met Hb浓度下降的结果,结合fn1b+/-红细胞生成受体基因(epor)和血红蛋白基因(hbb)表达下降的情况,说明了fn1b基因的敲除可能会通过抑制低氧下红细胞的生成从而影响Hb的氧合能力。综上,根据低氧下相关基因在fn1b+/-触须中的表达变化,结合上述触须组织学和生理学的低氧应答变化,初步讨论出fn1b基因在血管生成、红细胞生成、低氧感受等三个层面发挥其对泥鳅触须气呼吸的作用。
其他文献
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在各种移动元件的帮助下实现大范围迅速播散是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主要原因。其中,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lhi metallo-β-lactamase,NDM),是所有碳青霉烯酶中得到最广泛的关注。自英国科学家Walsh于2007
矿用开关变换器要达到本质安全性能要求,电路中可能产生的电弧放电能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针对电路发生故障并且保护起作用后所产生的剩余能量问题,论文对本质安全型Buck开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员流动越来越频密,表现在个体的生活中,我们面对陌生人的场景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公共安全的头号威胁,“
目的观察经肺吸入炭黑细微颗粒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损伤症状及神经组织局部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染毒组、脱离组及对照组),每组12只,首先进行炭黑颗粒悬液吸入。染毒组采用气管注射法连续吸入炭黑颗粒悬液10天;脱离组在染毒组处理的基础上脱离染毒环境,休养20天;对照组采用气管注射法连续滴注等量对照液10天。所有大鼠吸入及休养结束后,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缩性损伤模型。建模后-1、
在目前耗能减震技术中,隔震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最常用和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技术可靠,效果明显,经济性好,隔震效果和抗震性能优于传统非隔震结构。在目前已有的地
在自主潜航器推进领域,多相电机具有显著的优势。在电机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多相电机绕组的供电电压更低。当潜航器应用自身携带电池供电时,多相电机能够在供电电压一定的
本刊讯7月7日至11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同志批准,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在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举办全国政研会秘书长培训班。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近年来,足球场的建筑形式在许多技术因素的影响下正发生不断地变化,而国际足球赛事的规则和要求,特别是赛事环境与安全要求也更加细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足球场馆的建筑形
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为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藕莲膨出肥大的根状茎,是一种深受人们喜欢的药食同源性食品。由于它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人们对其加工品及鲜
全固态锂电池不仅在安全上,更在性能上均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一些新型的无机陶瓷电解质的室温下锂离子电导率甚至可以达到液态电解质的程度,但是其仍有界面阻抗大,与电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