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R4调控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细胞上皮样干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ang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卵巢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妇科肿瘤疾病,90%以上的卵巢癌均为上皮性卵巢癌。近年来,随着卵巢癌相关研究的发展,尽管有针对性的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方法越来越进步,但大部分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 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OC)患者在发病时已出现转移且复发率和死亡率极高。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干细胞样特性是HGSOC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原因。因此,阐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细胞的干性特征的调控机制对研发新的卵巢癌治疗手段,延长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指出,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Leucine-rich repeatcontaining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LGRs)家族成员及WNT通路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且能够调控肿瘤细胞干性特征。LGR4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在某些人体器官中参与维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活性,但对于LGR4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中的作用及机制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LGR4在HGSOC的临床组织样本及细胞系的表达情况,研究LGR4对维持浆液性卵巢癌细胞上皮样干性的调控作用,进一步阐明LGR4调控浆液性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分子机制,旨在为开发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治疗手段提供新的方向及理论支撑。研究方法:1.检测LGR4在HGSOC临床样本中的表达情况:选择HGSOC组织29例、LGSOC组织5例及正常卵巢组织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GR4在临床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与腹腔转移的相关性,并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LGR4在不同病理分级中的差异表达。通过CCLE数据库分析LGR4在不同卵巢癌细胞系中的mRNA水平,选择OVCAR3和CAOV3两种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细胞系,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LGR4在两种细胞系中的mRNA水平。2.研究LGR4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上皮样干性的调控作用:构建LGR4 shRNA慢病毒稳定转染的OVCAR3细胞系及LGR4过表达的CAOV3细胞系,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敲减效率及LGR4对上皮表型及干性特征相关标记物的影响;通过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LGR4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测定LGR4敲减后OVCAR3细胞ALDH1和CD133阳性细胞数的变化;采用CCK8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GR4对OVCAR3细胞增殖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LGR4敲减后对OVCAR3细胞体内荷瘤和腹腔种植情况的影响。3.阐明LGR4调控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上皮样干性的作用机制: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及CCLE数据库分析确定LGR4与转录因子ELF3之间的关系;通过Western blot分析LGR4与ELF3之间的调控关系;采用Chip实验分析ELF3对LGR4的转录调控作用;构建ELF3 shRNA慢病毒稳定转染的OVCAR3细胞系,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敲减效率及ELF3对上皮表型及干性特征相关标记物的影响;通过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ELF3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测定ELF3敲减后OVCAR3细胞ALDH1和CD133阳性细胞数的变化;通过CCLE数据库分析、CO-IP实验、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实验确定WNT通路对LGR4-ELF3轴的调控作用及LGR4、ELF3与WNT7B、FZD5之间的相关性;分别构建FZD5和WNT7B shRNA慢病毒稳定转染的OVCAR3细胞系,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细胞敲减效率及FZD5和WNT7B对上皮表型及干性特征相关标记物的影响;通过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FZD5和WNT7B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FZD5和WNT7B敲减后OVCAR3细胞ALDH1和CD133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1.LGR4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腹腔转移有关。TCGA数据库显示LGR4高表达与较高的病理分级(Grade 3+4)具有相关性。2.LGR4在不同卵巢癌细胞系中与上皮样表型相关因子呈正相关;构建LGR4shRNA慢病毒转染OVCAR3细胞系,LGR4的表达显著降低,E-cadherin的表达量也明显减少,而细胞内上皮样表型的负调控因子ZEB2的mRNA水平升高;构建LGR4过表达的CAOV3细胞系,LGR4的表达量显著升高,E-cadherin表达量升高,ZEB2的mRNA水平降低。3.LGR4敲减的OVCAR3细胞系中细胞干性相关因子POU5F1、SOX2、ALDH1A2、PROM1的表达量降低,ALDH1和CD133阳性细胞数减少且OVCAR3细胞的成球能力有所下降;而在CAOV3细胞系中,LGR4过表达后,POU5F1、SOX2、ALDH1A2、PROM1等细胞干性相关因子的表达量升高,肿瘤球形成能力增强。4.LGR4敲低的OVCAR3细胞系的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下降。5.利用LGR4 shRNA稳定转染OVCAR3细胞系成功构建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及腹腔种植模型,LGR4敲减组的小鼠肿瘤大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腹腔中转移灶的个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LGR4敲减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LGR4表达量显著降低,Ki-67的表达量也明显降低,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增加。6.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临床样本中ELF3与LGR4的表达呈正相关,在不同卵巢癌细胞系中,ELF3与LGR4的表达量也存在线性关系。7.ELF3与LGR4启动子序列存在理论结合位点,Chip实验证实ELF3与LGR4启动子序列能够发生结合,ELF3转录调控LGR4。8.构建ELF3 shRNA慢病毒转染OVCAR3细胞系,ELF3的表达显著降低,Ecadherin的表达量也明显减少,而细胞内上皮样表型的负调控因子ZEB2的mRNA水平升高;构建ELF3过表达的CAOV3细胞系,ELF3的表达量显著升高,E-cadherin表达量升高,ZEB2的mRNA水平降低。ELF3敲减的OVCAR3细胞系中细胞干性相关因子POU5F1、SOX2、ALDH1A2、PROM1的表达量降低,ALDH1和CD133阳性细胞数减少且细胞成球能力下降;而在ELF3过表达的CAOV3细胞系中,细胞干性相关因子POU5F1、SOX2、ALDH1A2、PROM1的表达量升高,细胞的成球能力有所增强。9.在不同卵巢癌细胞系中,LGR4表达量与WNT7B和FZD5的表达量呈正相关,ELF3的表达量与WNT7B和FZD5的表达量同样呈正相关;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OVCAR3细胞系中,FZD5与WNT7B能够相互结合,分别构建FZD5和WNT7B shRNA慢病毒转染OVCAR3细胞系,FZD5和WNT7B敲减后其表达量显著降低,且LGR4和ELF3的表达量也有所下降,表明WNT7B/FZD5能够调控LGR4-ELF3轴。10.构建FZD5 shRNA慢病毒转染OVCAR3细胞系,E-cadherin的表达量明显减少,而细胞内上皮样表型的负调控因子ZEB2的mRNA水平升高;FZD5敲减的OVCAR3细胞系中细胞干性相关因子POU5F1、SOX2、ALDH1A2、PROM1的表达量降低,ALDH1和CD133阳性细胞数减少且细胞成球能力显著下降。11.构建WNT7B shRNA慢病毒转染OVCAR3细胞系,E-cadherin的表达量明显减少,而细胞内上皮样表型的负调控因子ZEB2的mRNA水平升高;WNT7B敲低的OVCAR3细胞系中细胞干性相关因子POU5F1、SOX2、ALDH1A2、PROM1的表达量降低,ALDH1和CD133阳性细胞数减少且细胞成球能力显著下降。结论:1.LGR4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腹腔转移相关。2.LGR4参与维持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细胞的上皮样表型及干性特征。3.LGR4诱导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细胞生长和腹腔转移。4.WNT7B/FZD5通过调控LGR4-ELF3轴参与维持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上皮样干性特征。5.WNT7B/FZD5-LGR4-ELF3通路可作为防治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一个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NP)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疼痛。NP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常规镇痛药物疗效不明显,且易导致药物过量中毒等不良反应。目前,神经炎症在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神经炎症指由感染、损伤、毒性代谢物及自身免疫反应等引发的神经组织炎症。免疫细胞和胶质细胞是参与神经炎症的主要细胞,其活化后可释放多种炎症介质,促进外周和中枢敏化。脊髓电刺激(Spinalc
目的:人口老龄化是目前全球人口趋势,这给世界各国社会医疗、养老、劳动力、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诸多挑战,因此研究衰老导致的相关疾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肾脏具有排泄代谢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功能,其衰老对机体影响不容忽视。肾脏衰老包括随年龄增加导致的生理性衰老和由于一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的早老性衰老,它可增加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衰老在组织水平表现为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渐进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男女均可发病。骨性关节炎是膝关节最常见的疾病,其他负重较大髋关节、脊柱等部位亦可发病,此外,手部关节也是本病的好发部位。到目前为止,病因仍然不清楚。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伴骨赘形成、软骨下硬化重塑、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等;主要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体重、生活
目的: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已高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7位。甲状腺癌中约95%以上的病理类型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而DTC中最常见的病理亚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大部分PTC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后预后较好,但仍有约15%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
目的: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最近被称为“第二脑”,是由起源于肠神经嵴干细胞(Enteric neural crest stem cells,ENCSCs)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聚集而成,在胃肠道内形成相对独立的神经网络。ENS发育异常可能会导致儿童期部分消化道畸形相关疾病,也可能会导致成年期胃肠动力紊乱以及功能性胃肠病。ENS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从肠神经元
前言: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50%以上,具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尽管针对胶质瘤的诊疗理念与诊疗手段一直在进步,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5个月,寻找新的胶质瘤治疗方法十分重要。胶质瘤按照特征基因表达可以分成神经元型(NE)、经典型(CL),前神经元型(PN)以及间质型(MES)四种。间质型胶质瘤具有侵袭性高,治疗抵抗,易复发以及预后差的特点。
目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髋关节出生缺陷疾病,早期会影响学步期儿童的步态,晚期可进展为骨关节炎,严重降低儿童生活质量。早发现,早预防能够显著改善DDH的治疗结局。但DDH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已普遍接受其是由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除易感基因外,已知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关节松弛、宫内臀位以及生后直腿襁褓等。尤其是关节松弛作为主要危险因素,其增加会明显提高DDH的发病
目的: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上皮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最为常见,在某些地区AB的发病率可高达牙源性肿瘤的36.3%。AB虽属于良性肿瘤,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具有交界性肿瘤的性质,甚至有远处转移的零星报道。AB在颌骨内发病率最高,随着病情加重,颌骨逐渐膨大,可导致面部畸形以及功能障碍。尽管很多学者针对AB中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破骨机制、信号分子
目的: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行病变、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骨质疏松主要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占比较大,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其原因多为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的骨生成能力的降低同时伴有骨吸收破坏的增加,从而导致骨微结构破坏,骨密度与骨强度降低,极大地增加了骨折的风险。目前长期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目的:错畸形在经过正畸治疗后,移动后的牙齿具有恢复到原有位置的趋势,这个现象即为错畸形的复发(Relaspe)。复发是正畸治疗后常见的问题。目前,临床上预防复发的常用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如何使移动后的牙齿保持在一个稳定而理想的位置,并缩短保持时间成为了正畸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研究人员公认的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矫治后牙齿的牙周膜、牙槽骨的改建尚未完成。骨改建主要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