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张爱玲家族叙事小说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族叙事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母题,一方面是当时的知识分子深受五四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认识到家族制度的罪恶,把家庭作为抨击和批判的对象;另一方面,家族文化对中国人有深入骨髓的影响,使他们即使离开家,最终还是要皈依家园。因此,家族是现代作家笔下充满复杂感情的地方。本文立足于家族叙事,通过分析萧红和张爱玲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对家族的复杂矛盾情怀,探讨家族文化对现代女作家的创作及人格、心态的影响。本文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审父意识、女性书写和家园皈依情结。本文分为三章,首先在绪论部分阐述家族文化的概念及现代文学的三十年中家族文化在作家们创作的不同时期的体现。萧红和张爱玲有颇为相似的人生经历,而且创作高峰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因此她们具有可比性。第一章,论述家族叙事中的审父意识,结合作品,通过父亲缺失现象分析萧红和张爱玲的父亲在她们心目中的地位。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尽管她们受过父亲的打骂和禁闭,但是对父亲并非只是仇恨,内心深入还有隐隐的依恋,既渴望得到父爱,又因父亲给她们心灵的创伤而排斥父亲。第二章,阐述两位作家在作品中的女性书写。由于她们深受童年经验的影响,缺失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使她们变得敏感孤僻,甚至在作品中塑造的母亲都一反传统的贤良母亲,而是塑造了曹七巧这样自私、癫狂的母亲。另外,她们以自己的人生体验来思考女性的命运,而且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对女性悲剧原因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第三章,论述她们作品中的漂泊与家园皈依情怀。童年家庭的无爱经历给两位作家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但是她们通过在作品中对童年生活的点滴回忆,我们可以发现她们内心深处对家和故乡一直都是深深依恋的,萧红常常沉醉在童年的乐园后花园中,张爱玲不仅偶尔沉醉在父亲和母亲家中曾经的温馨时刻,甚至对曾经显赫的家族都充满了眷恋。
其他文献
纳税评估工作是税收征管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充分考察国外成熟的纳税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基础上, 探讨纳税评估在税收管理理论和实务中的枢纽作用和基础地位。最后构建了纳税评
化学学习过程分为感知、加工、形成、联系、运用五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特点,为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本文阐述了如何以上述五个环节的特征为线索进
本研究利用斑马鱼APP基因启动子调控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基因,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建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早老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转基
旅游是当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语言是当代语言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领域语言。但迄今为止,无论语言学界还是旅游学界都尚未对旅游语言作出系统的、深入的考察。所谓“语言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及易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长期受风沙、尘埃、阳光刺激致结膜变性增厚有关。目前最可靠的方法为手术治疗控制病情发展,虽然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率高达20%~30%,但
自古以来,大学校园即是文化的聚集地,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大学因其特殊的文化性,成为人们的美好向往。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在“千城一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向经济发达地区,并且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流动越来越普遍,流动儿童也成为流动人口中的一大主力。这些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在
近几年,伴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我国进入到互联网经济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为了能在激烈的经济市场中获
肥料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化肥,对世界作物增产的贡献率更是达到了50%以上,但随着化肥投入的不断增加,出现了重化肥轻有机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