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轻量化和低成本的需求,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高比模量、高比强度、耐疲劳和可设计性强等优势,在航天运载器中的应用比例逐步提升。由于低温推进剂贮箱在航天运载器推进系统中所占重量和体积的比例最大,发展无内衬复合材料贮箱结构)成为箭体结构轻量化的重要方向。由于贮箱结构服役时处于低温工作环境,复合材料组分相在热载荷作用下会因为热不匹配性而产生微观应力,引发基体开裂和纤维/基体界面脱粘等失效模式,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轻量化和低成本的需求,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高比模量、高比强度、耐疲劳和可设计性强等优势,在航天运载器中的应用比例逐步提升。由于低温推进剂贮箱在航天运载器推进系统中所占重量和体积的比例最大,发展无内衬复合材料贮箱结构)成为箭体结构轻量化的重要方向。由于贮箱结构服役时处于低温工作环境,复合材料组分相在热载荷作用下会因为热不匹配性而产生微观应力,引发基体开裂和纤维/基体界面脱粘等失效模式,共同诱发贯穿复合材料缠绕层的微裂纹,导致推进剂介质泄漏。因此,开展考虑纤维/基体界面相的低温复合材料结构多尺度失效分析,对无内衬复合材料贮箱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六边形纤维-基体代表体积元模型,提出了考虑基体就位效应的微观基体失效准则,实现了复合材料基体开裂的准确预测。进而,以复合材料结构制造中常用的T700/TDE-86复合材料体系为例,在低温下对复合材料及组分相力学性能进行试验测试,观测组分材料在低温下的失效形式,并对组分材料的温度相关性进行研究;该部分低温试验研究为考虑界面相的低温复合材料多尺度失效分析提供了材料属性输入数据和验证模型。然后,建立了相邻纤维裂纹扩展代表体积元,通过构造组分材料统计分布特征与复合材料单向板拉伸断裂形貌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纹扩展模型的低温界面剪切强度测定方法,实现了低温下纤维/基体界面剪切强度的测定。最后,建立了纤维-基体-界面三相代表体积元模型,发展了组分材料微观失效准则和材料力学性能退化模型,提出了考虑纤维/基体界面的低温复合材料结构多尺度渐进损伤分析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考虑了纤维的介入导致树脂基体在垂直纤维方向上的不连续性,通过计算六边形代表体积元在拉伸、压缩和剪切载荷下基体开裂角度,确定了基体应力集中系数,建立了考虑基体就位效应的微观最大应力准则。在复合材料层合板横向拉伸和双轴拉伸的强度预测上,相比于常用其他宏观和微观强度准则,本文建立的准则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2)针对复合材料结构制造中常用的T700/TDE-86复合材料体系,开展复合材料及其组分材料的低温力学试验研究。基于扫描电镜观测图像,对其微观几何结构的表征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可训练的Weka灰度分割算法对纤维体积分数进行了计算,并采用能谱仪功能对纤维/基体界面附近的元素含量进行了测量,以此获取了纤维/基体界面的厚度。基于复合材料及其组分相的试验标准,考虑贮箱工作的环境温度,在300K、248K、198K、173K和77K五个温度下,开展了树脂材料及典型复合材料0°、±45°和90°层合板的低温力学试验,对低温力学性能及强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通过观测断口形貌对层板失效机制进行研究。(3)考虑组分材料的统计分布特征,构建了相邻纤维裂纹扩展代表体积元,建立了一个微观裂纹扩展(Microscopic Crack Propagation,MCP)模型对纤维/基体界面附近的裂纹扩展行为进行模拟。同时,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和灰度值分析手段对复合材料单向板断裂面的扫描电镜图像进行处理,以断裂面中不同裂纹扩展模式的概率表征断裂面形貌。通过构造组分材料统计分布特征与复合材料单向板拉伸断裂形貌之间的联系,提出了裂纹扩展模型的低温界面剪切强度测定方法,与低温下微滴脱粘和电阻碎裂试验结果相比,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4)根据界面相几何特征和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建立纤维-基体-界面三相代表体积元模型,构建了宏观应力与微观应力间的映射关系,发展了微观失效准则、宏观刚度退化模型,在考虑组分材料强度随机性的影响下,提出了考虑纤维/基体界面的低温复合材料多尺度渐进损伤分析方法。与低温典型层板试验结果相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宏-微观应力映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复合材料结构低温服役环境许用值确定方法。
其他文献
胶质瘤是神经外胚层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和(或)具有胶质细胞分化特性的神经组织来源的肿瘤。作为一种原发颅内的、常见的恶性肿瘤,胶质瘤约占脑部恶性肿瘤的50%左右,具有增殖速度快、侵袭性高、弥漫性扩散等生物学特性。因无法通过手术完全清除,药物无法透过血脑屏障、患者产生耐药性等原因,使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患者五年存活率不足1%。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肿瘤的坏死程度、微血管的增生程度、细胞的异性型程
大跨径桥梁支座病害频发,如支座位移超限、滑动支座滑板剥离、磨损以及抗拉支座拉力摆断裂,使用寿命短,维护费用高,损坏后严重影响桥梁结构安全。利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获取的海量监测数据对大跨径桥梁支座的性能异常进行有效预警,对确保桥梁的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大跨径桥梁支座为研究对象,针对数据驱动的支座性能异常预警中四个研究不足:支座静位移预测模型误差大、缺少监测滑动支座滑动摩擦力变化的方法、监
混凝土早期开裂不仅影响结构外观,还会使环境中的腐蚀介质通过裂缝侵入混凝土,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引起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混凝土结构或结构构件受到约束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对混凝土结构收缩开裂后的耐久性能研究不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中不能考虑可能的约束条件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对不同约束条件(无约束、两侧约束和四侧约束)、不同水胶
传统抗生素耐药问题日趋严峻,耐药菌引起的多种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烧烫伤感染、糖尿病足溃疡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目前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碳青霉烯大肠杆菌(CREC)、耐多药铜绿假单胞菌(MRPA)等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在临床中缺乏有效的抗生素药物,且耐药问题一旦发生,同类药物药效大幅度降低,新型抗耐药菌药物的开发迫在眉睫。Cathelicidin宿主防御肽是脊椎动物
粤府办[2021]30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省市场监管局反映。2021年9月24日(注:《广东省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此略,详情请登录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栏目查阅)
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因其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和材料性能可设计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以及新能源等领域中。然而,复杂的材料内部结构会导致其破坏时表现出多种破坏模式,比如纤维破坏、基体破坏以及界面脱粘等。因此,复合材料破坏的研究对于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评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相场模型以其优美的数学结构和在处理裂纹问题上的优越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破坏问题的分析当中。本文针对纤维增
全钒液流电池(VFB)功率和容量可独立设计,且其正/负极采用同种金属的不同价态离子作为活性物质,使得容量易修复,因而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离子传导膜是VFB的关键组件之一,主要作用为传导载流子和截留正/负极活性物质。理想的离子传导膜应该同时具有高离子选择性和低面电阻,然而对于普遍使用的均相膜,二者难以同时兼备。本论文提出具有致密分离层和多孔支撑层非对称结构的全钒液流电池离子传导膜,与
目前嵌入式软件应用日益广泛,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动辄上千万行C代码;大量采用定时器,逻辑结构复杂;存在中断多级嵌套以及CPU+GPU+FPGA异构的特点,导致软件开发和测试极为困难,这类软件的可信问题是安全关键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可信软件的角度来看,嵌入式软件可信至少应该包括功能可信和性能可信。所谓功能可信是指软件完成预期的功能,即软件执行的正确性;性能可信是指软件在规定的时限之内完成预期的任务,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被广泛地应用在空调制冷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对于空调制冷领域,卧式壳管式冷凝器是冷水机组、热泵机组和中央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换热效率直接影响着整套机组制冷和制热性能。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设计中,换热管作为其核心部件,已由光管逐渐发展为换热性能更强的二维和三维肋管。针对由换热管组成的管束外膜状凝结换热计算,是该类冷凝器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其中管束效应系数是管束膜状凝结换热特性的重要参数,
长期以来,我国北方农村住宅冬季供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燃煤和秸秆等为主要燃料的传统供暖方式,不仅燃烧效率低,而且也是冬季雾霾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在我国北方农村发展太阳能清洁供暖方式,发展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近几年出现的太阳能PVT热泵技术集发电、制热、制冷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为我国北方农村住宅实现新型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为此,本文面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