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B超图像的纹理分析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r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肝脏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疾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途径。临床上通过B超成像技术辅助诊断肝纤维化,在很大程度上仅凭医生肉眼进行定性和经验性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旨在通过计算机对肝纤维化B超图像的纹理分析研究,进一步挖掘图像信息,为B超诊断肝纤维化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客观手段。 首先,本文分析并比较了近几年来应用于肝脏B超图像的各种纹理分析方法,然后结合肝纤维化的病理变化及其结构特征,提出了基于纹理分析理论对肝纤维化B超图像进行识别的研究方法及框架,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一、纹理特征提取:通过选取了三种纹理特征提取方法灰度共生矩阵法、傅立叶功率谱法和分形模型法,分别从时域、频域和基于模型的角度,来提取肝纤维化和正常人肝脏B超图像的纹理特征。根据对照实验及显著性差异检验分析,初步选择了6个特征参数,包括灰度共生矩阵的对比度(CON)、角二阶距(ASM)、同质度(HOM),傅立叶功率谱的能量(ENE)、方差(VAR),Peleg双毯法计算得到的分维值(PEL),构成特征矢量。 二、纹理自动识别:选取40个样本,正常和纤维化肝组织各20例,选取64×64像素大小的ROI图像块进行纹理识别,采用有监督
其他文献
以下刊登的文章为武汉市2005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由于版面限制,摘要发表其主要观点。 The following published articles for the Wuhan City 2005 outstanding paper secon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行业的发展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基于“互联网+”的混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在教育行业发挥了非常重
该文在国内外较早使用亲水性良好的马来酸酐对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进行改性,以消除D,L型聚乳酸材料亲水性差、强度低、功能基单一等缺点.研究马来酸酐及聚乳酸的分子结构可
图像拼接是通过对具有一定重叠区域的多幅图像进行拼接来获取较大视野图像的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在虚拟现实、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地质探测、材料分析等方面都已经得到广泛应
二尖瓣反流是临床常见的瓣膜疾病之一,定量评价二尖瓣反流,尤其是偏心性二尖瓣反流对于临床的疾病诊断、治疗方式以及时机选择、预后评估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每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学科课程的静态价值。学科课程的静态价值体现在
血管组织工程技术在治疗血管疾病的领域内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所常用的人造血管与机体自身正常血管组织相比,具有较大的缺陷。基于此,我们在本论文中,采用形状记
人民币有效汇率微幅升值自2005年7月20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了7.07%,但兑一篮子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却只累计升值了3.7%,且升幅主要集中在2005年度。在2005
以下刊登的文章为武汉市2005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由于版面限制,摘要发表其主要观点。 The following published articles for the Wuhan City 2005 outstanding paper secon
正如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宣告了人类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一样,2003年4月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圆满结束,则拉开了人类迈入个体化医疗时代的序幕,使得个体基因组计划(PGP)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