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城镇化背景下人口输出地农村社会结构重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bird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城镇化”问题上再次强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其所面临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困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异地城镇化”现象所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区域性流动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一部分流动人口,为劳动力输入地区带来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并为这些城市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对于劳动力输出的农村地区来说,人口的大量流失,对于当地社会结构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造成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进一步拉大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综合差距。文章的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阐述异地城镇化背景下人口流动的背景以及研究人口输出地农村社会结构重构研究的意义,概括描述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并且简要说明本次研究区域的主要情况。第二部分,作为文章的理论实践基础,通过对目前已有的有关劳动力输出地区农村结构重构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出研究农村“空心化”、农村结构重构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农村发展模式的实践案例。并对文中重要名词进行了概念界定以及提供了文章的理论基础,包括自组织理论、博弈论、系统方法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下文归纳总结判断农村结构重构的指标体系作基础。第三部分,重点研究文章调研区域,即安徽省北部地区(下文简称为皖北地区)农村结构受劳动力输出的影响,分析不同农村面对人口高输出所带来的不同社会结构变化。并结合皖北地区农民主观态度以及客观调研,分析农村地区面临其社会结构重构,所采取的不同的应对模式。第四部分,综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因素分析农村社会结构重构。“自上而下”因素,即结合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发展、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政策,分析新一轮劳动力返乡、国家宏观规划过程,对于农村地区社会结构重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自下而上”因素,即研究农民自身愿景以及自我完善对于农村社会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第五部分,以第四部分分析为基础,并结合之前总结出的重构国内外农村发展模式的经验,构建评价农村社会结构重构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基于农村人口结构,判断农村社会结构重构的可持续性。最后,第六部分为结论,得出文章的研究结论,并总结出现阶段文章所存在的一些不足。
其他文献
研究区位于尼木—那曲高温地热带,处在当雄—羊八井—多庆错活动构造带的中北段,本次选取11个未开发的地热田,收集并采集区内地热流体数据,与羊八井深、浅部热储进行对比研究
如果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片海洋,其中总有一些会被我们遗忘,而后成为偶然被打捞上来的沉船宝藏。这些宝藏或许是一件事,或许是几个人。这些人和事大都陪我们走过一段回忆,只是当时没意识到有些再见是再也不见,有些告别其实是一种永别。   那是学校商业街入口的一间音像店,她是店主从老家聘请过来的店员。她长得不算好看,门牙很大,微微地凸起来。每天放学,我都会去音像店转一转,不在最新到货区里挑选,而是在最里面的角落
最早见识文艺范儿,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的老师里,有一个上海知青,教我们音乐。他的穿衣打扮、言行举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非常有文艺范儿。想想吧,在全国人民一水儿蓝黑衣服主打的时代,唯独他,蓄着电影《追捕》里矢村警长的长鬓角,翻着挺括的衬衣领子,常年一身素白。每次上课前,他从长长的过道款款走过来,神情冷冽,衣袂飘飘,黯淡的楼道成了他的托底儿,衬得他越发像一只仙鹤。  桀骜是要本錢的。“仙鹤老师”能
超高强Al-Zn-Mg-Cu系铝合金比强度高,广泛用作航空航天领域的结构材料,但这些合金的焊接性能很差,难以使用传统的熔焊方法进行连接。搅拌摩擦焊接具有一系列优点,应用于超高
交往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探讨的重要范畴,其核心内容是基于物质生产实践的人的交往关系。物质交往包括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内容的生产关系、生产过程中分工与协作关系
【目的】研究从酱香型白酒发酵酒醅中分离得到的2株主要乳酸菌Lactobacillus homohiochii XJ-L1和Lactobacillus buchneri XJ-L2对酱香型白酒发酵中酿造微生物群体的作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