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保幼激素是一种可调控昆虫生长发育的关键的内分泌激素,它的体内合成分为两大步骤进行,其第一步骤是经典的甲羟戊酸合成途径。甲羟戊酸也是合成胆固醇关键的第一步,它是合成胆固醇和其它活性萜类化合物的关键性中间产物。在甲羟戊酸合成过程中3(β)-羟基-3(β)-甲基-戊二酰CoA(HMG-CoA)还原酶是起限速作用的关键酶,一旦抑制了该酶的活性,整个合成途径也将被切断。他汀类药物就是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它和HMG-CoA是HMG-CoA还原酶的一对竞争性底物,前者的抑制能力要高于后者的结合能力10,000倍以上,因此用他汀类药物可阻断甲羟戊酸的合成,因而也可以阻断保幼激素的合成。由此我们产生了用他汀类药物抑制昆虫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防治昆虫的目的这样一个新颖的应用设想,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初步证实了这一新理念的可行性。采用果蝇、牛皮蝇进行了药效试验。试验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μg/mL他汀类药物,果蝇的生长发育就可被有效抑制;感染皮蝇蛆的牦牛一次口服100mg他汀类药物,感染率成功率可从80%下降到40%,感染强度从6.8下降到2.4。试验结果表明,较小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抗农畜有害昆虫的新概念药物开发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的创新性。研究还建立了比格犬血浆中洛伐他汀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LC/MS/MS)方法。洛伐他汀标准添加浓度与峰面积成正比的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为0.1ng/mL;回收率范围为89.87~106.50%。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专属特异性可满足低浓度药物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需要。初步的血浆药代动力学研究也对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种控制农畜有害昆虫的新概念药物的可行性和药物使用剂量、开发剂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将为生物技术控制农畜有害昆虫开创一条全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