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含有矿物掺合料的水泥基材料配制混凝土可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渣,改善混凝土性能,含有矿物掺合料的复合水泥基材料的稳定性与耐久性一直受到科学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掺有不同比例粉煤灰的复合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性能和浆体微观结构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粉煤灰的掺入降低了复合水泥基材料的总水化程度,粉煤灰掺量越大,粉煤灰自身的反应程度越低,但水泥的水化程度越高;高温养护对早期复合水泥基材料总水化程度以及粉煤灰的反应程度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却阻碍了后期复合水泥基材料总水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利用化学结合水量来相对比较复合水泥基材料中水泥的水化程度是可行的,与基于化学结合水量的评定方法相比,基于Ca(OH)2含量的评定方法能更精确和直观地表征复合水泥基材料中水泥的水化程度。(2)粉煤灰的掺入使得复合胶凝材料中水泥的相对比例下降,导致硬化浆体中Ca(OH)2的含量降低;复合水泥基材料硬化浆体孔溶液的碱度有所降低,并随龄期缓慢下降,到360 d时基本达到稳定,所有样品的碱度(pH值)都能维持在12以上。粉煤灰掺入后,复合水泥基材料硬化浆体的早期微观结构较为疏松,随着龄期的延长,粉煤灰掺量较为适宜(35%)的样品的硬化浆体微观结构明显改善,360 d时孔结构的特征参数几乎与纯水泥浆体一致。复合水泥基材料硬化浆体经受高温养护后,其早期微观结构得到显著改善。(3)复合水泥基材料硬化浆体遭受软水溶蚀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质量损失和微观结构劣化,但粉煤灰的适量掺入(20%)可以延缓硬化浆体微观结构出现劣化的趋势。在各溶蚀龄期,复合水泥基材料硬化浆体中的Ca(OH)2都明显存在,C-S-H凝胶未出现大量分解的迹象,复合水泥基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的稳定性在经受180 d的软水溶蚀后并未遭到严重破坏。(4)当粉煤灰的掺量不超过65%时,复合水泥基材料几乎不会出现“贫钙”。Ca(OH)2含量的适量减少不会影响复合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与浆体微观结构的稳定性。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养护龄期、养护温度、服役环境是影响复合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与浆体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几个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