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制品中糠醛的新型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u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奶及奶制品富含优质蛋白、钙和多种人体必需营养素。但奶制品在热加工或长时间存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糠醛类(Furfurals)物质-糠醛(Furfural,F)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的含量超标。糠醛类物质是判断奶制品是否变质的重要指标,开发低成本、简单、快速的新型糠醛检测方法是食品分析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奶制品中糠醛检测常用的方法是色谱法。色谱法所用仪器相对昂贵、对操作人员和检测环境要求高、操作过程复杂。电化学检测方法由于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且易于微型化已在食品分析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利用Au或Ag等粗糙基底产生的表面增强效应,可将检测信号提高几个数量级,而且还可实现样品的无损检测。目前,这两种方法在奶制品糠醛的检测中应用较少。基于此,本论文首先构建了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类三维石墨烯修饰电极,用于奶制品样品中糠醛的快速检测。此外,还通过经典的溶剂热还原法制备了金纳米颗粒(Au Nanoparticles,Au NPs),考察了该基底对5-羟甲基糠醛(5-HMF)的SERS增强效应。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一步电化学还原法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表面制备了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lectrochemically Reduced Graphene Oxide,ErGO)膜形成ErGO/GCE电极,考察了该电极对奶制品中糠醛的传感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X射线衍射(Diffraction of X-rays,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拉曼(Raman)光谱等分析技术对所制备的ErGO/GCE的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详细表征。实验结果发现绿色快速的电化学还原过程有效地消除了氧化石墨烯中的含氧基团,生成了大比表面积、电子传递速率快的ErGO膜。而且,该修饰电极在Na2HPO4-Na H2PO4溶液(p H=9.18)中对糠醛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还原电流和糠醛浓度在2~2015μM内呈线性响应,相关系数为0.9910,检出限为0.4μM(S/N=3)。此外,我们还提出了糠醛在碱性介质中的电化学还原机理。通过对三种不同奶制品中糠醛含量的加标测定,发现此修饰电极可满足实际样品中糠醛检测的要求。(2)通过在中性Na2SO4溶液中以恒电位法施加+3 V电势于铅笔芯石墨电极(Pencil Graphite Electrode,PGE)表面,经过300 s电化学氧化后形成一体化类三维石墨烯/石墨电极(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like Surfaces/Pencil Graphite Electrode,3DGrls/PGE),并进一步研究了该电极对糠醛的电化学响应性能。SEM、XRD、XPS、Raman和交流阻抗(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等表征结果表明5分钟的电化学预处理,在PGE表面形成了比表面积大、电子传递速率快、空间呈交联结构的类三维石墨烯结构。进一步的实验结果发现,超快速、无需任何有毒试剂制备的3DGrls/PGE在弱碱性介质中对糠醛的电化学响应是PGE的24倍。糠醛的还原电流与其浓度在4~9710μ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660),检出限为0.61μM(S/N=3)。而且,3DGrls/PGE也可用于奶制品中糠醛的电化学快速检测,回收率在93.2%~100.3%之间。(3)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采用经典的溶剂热还原法合成了直径约为28 nm的Au NPs作为SERS基底,以4-羟基苯硫酚(4-Hydroxythiophenol,4-HTP)为探针分子,计算得到Au NPs基底的SERS增强因子约为3.2×105。结果表明该基底对5-HMF有很强的SERS增强信号,在0.02~100 m M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响应,检出限为14μM(S/N=3)。在加标浓度为0.5、1和5 m M的椰奶样品中,5-HMF的回收率分别为97.4%、103%和112.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铝合金摩托车轮毂大多由铝合金轮毂基体与钢制花键套复合铸造而成,因两种金属的传热属性差异,铸造过程参数控制不佳则有可能导致双金属接合处间隙过大,影响产品可靠性。因此,必须准确检测出瑕疵产品以防流入市场,引发骑行安全事故。传统检测方式为:检测人员在花键套接缝处涂覆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油墨,并对花键套人工施加载荷,加载过程中观察油墨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轮毂的接缝间隙情况。课题委托单位-今飞集团每年产铝合金摩托
衍射是光的传输本性,衍射导致光束在传输过程中空间分布发生扩散。但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人们需要一种能在自由空间传播中形态稳定的光束。无衍射光束概念的提出,为实现光束稳定传输指明了方向。无衍射光束本性上是波动方程的一个特解,在笛卡尔坐标系、极坐标系、椭圆坐标系和抛物坐标系这四个不同坐标系下求解波动方程,获得了简谐光束、Bessel光束、Mathieu光束、Parabolic光束四种无衍射光束。根据阶次
化石燃料大量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促使全球努力探索环保、可持续替代能源作为新的能源载体。氢气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等特点而被认为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燃料。在众多的制氢技术中,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短时间大规模生产高纯度氢气且对环境危害小的最佳方法。电解水的过程包括两个半反应,即制备氢气的析氢反应(HER,阴极)和产生氧气的析氧反应(OER,阳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电解水系统需求的
城市体系中的空间组织关系是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城市体系规划的基础性指导理论之一,中心地理论均质无差别的前提假设在当前中国城市体系研究与规划实践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性。随着城市群内部区域一体化纵深发展,城市微观层面的联系不断增强,多层级的网络体系正逐渐成为城市群空间布局与发展的更优选择。基于中心地体系与城市网络体系的对比研究,重新认知传统中心地理论下的城市关系及其空间组织,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车辆可以与交叉口控制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为交通管制提供新的优化策略。但在未来几年内,智能网联车辆的普及率仍然较低,智能网联车辆与传统车辆混行的状态是必经阶段,并且很有可能长期处于这一阶段。研究混行条件下智能网联车辆行驶轨迹与交叉口协同控制,对于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强化学习技术和-7)0)(69)4)9)2)算法对混行条件下编队行
近年来适合人体与便携式电子设备结合的电子织物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可穿戴发光器件由于其在可穿戴照明、显示、视觉传感和时尚娱乐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极大的关注。目前基于织物制备的可穿戴发光器件主要有无机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聚合物发光电化学电池(PLEC)和交流电致发光(ACEL)器件。由于ACEL器件具有结构简单、机械稳定性好的优点,织物基ACEL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是光响应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些分子显示出独特的光诱导变色性质,可广泛用于设计多功能分子机器和智能材料。但是,这类传统光致变色材料在聚集态或固态下都表现出荧光猝灭(Aggregation-Induced Quenching,ACQ)问题,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幸运的是,唐本忠院士提出的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十四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新的发展阶段,新型农村社区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完善农村治理体系发挥着巨大作用。2006年以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村庄合并的形式在我国多地广泛开展。但近年来,在社区建设中出现“一刀切”式的合并、搬迁的情况,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脱离当地实际,引发广大农村群众的不满。因此,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人居环境研究则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