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土地改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比较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onfy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中朝土改小说,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李箕永的《土地》当属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针对《暴风骤雨》与《土地》的各自研究,中朝两国学界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这两部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为数甚少,迄今为止,只有一篇金春仙的《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与李箕永的〈土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但是金春仙的这篇论文只对两部作品的正面人物形象做了比较,没有对中间人物形象和反面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因此,本文在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运用平行比较的研究方法,从《暴风骤雨》与《土地》中的人物形象入手,并结合时代背景、作家经历﹑作家的文学思想﹑创作目的,考察中朝两国土改小说的的异同,并阐明其原因,从而丰富和深化中朝土改小说的比较研究,以求寻找、发现中朝土改文学发展所体现出的同质性。首先,本论文从中朝两国实行土改的时代背景出发,并结合作家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动机分析了两部作品能够出现类似人物的可能性。其次,本文着眼于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和土改小说中所出现的复杂人物群像,根据人们在土改中的不同地位和角色划分,分别从正面人物、中间人物、反面人物形象三方面,分析两部作品在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上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再次,考察了作家的文学观和这两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的关系以及从人物形象角度考察了这两部作品的艺术地位和成就。最后,本文将根据以上的比较分析,通过概括和总结《暴风骤雨》与《土地》这两部现代土改小说文本所体现出来的异同点,窥探和考察40年代中朝两国土改小说所具有的同质性和差异性,以期望能够为中朝土改文学作品的比较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但在水电站建设施工中不可避免会对地面植被、土壤结构造成损害,导致水土流失。本文对中小型水电站建设施工时如何做好水土保持进行了探讨,介
<正>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长期铁缺乏会使贮存铁耗尽、红细胞内发生缺铁,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而重
目的研究特长培训对小学生学习成绩和创造性是否有影响,及不同的特长培训(奥数、外语、音乐美术)对学习成绩和创造性的影响是否不同。方法对象在2006年11至2007年1月期间,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我国高校为了适应变化,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必然,而理论与实
股市中,指数是表象,大盘日成交量的变化才真正反映了股市本质的变化。股票市场的风险,更本质来源于大盘日成交量的变化,“量变引起质变”。因此,本文对马柯维茨的均值方差理论进行
目的探讨斑蝥素酸镁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通路和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斑蝥素酸镁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免疫印迹法检测
航线决策是航空公司选择航线、安排航班、分配运力的过程,它直接影响航空公司的经营效益,而航线需求研究正是航线决策的基础。一直以来,国内对航空旅客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