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msh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以前称为计算机课,在我国部分中小学开设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自从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但是作为一门新兴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一套健全的考核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 目前,针对信息技术课的考核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纸笔考核,就是用纸和笔来考查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统的纸笔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类科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采用纸笔考核方式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操作方式和某些操作步骤,不能达到考查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目的。另一种是直接上机操作,学生拿到一个任务,上机直接完成,这种方式要求教师逐个检查结果,师生比很大,同时无法检测学生对知识性内容的掌握情况。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其操作性和实践性强。针对目前考核方式存在的不足,笔者设计了一个基于web的考试系统,试图从知识、技能以及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王继新老师负责的国家教育部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绩效研究》中的第7子课题。 系统主要包括注册、考试、阅卷、帐户管理和试题录入五个模块,同时,为了给用户提供交流方便,附加了一个留言版模块。系统除了能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性内容进行测评以外,还能对技能性的内容进行考核。系统的核心部分在于考试模块和阅卷模块。用户注册后,登录到考试模块,就可以对系统生成的随机试卷作答。试卷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学生交卷后,系统能够对客观题自动判分,立即把结果反馈给学生;对于主观题,本系统采取完成电子作品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只要根据任务,在真实环境(指馨默礁;舔windows、。ffice、Fro。tpage等软件环境)下完成电子作品,然后把结果通过文件的形式提交给服务器即可。对于简单的技能测评,系统也能自动判分,对于主观题,教师只需要登录阅卷模块对电子作品进行判分,从而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介绍了考试系统设计开发的背景与意义;第二,论述了与考试系统有关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第三,从逻辑设计角度对系统进行细致的介绍;第四,详细阐述了系统实现的全过程;第五,介绍了在互联网上对系统进行测试与试用的情况:第六章,对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改进的大致方向。
其他文献
认知方式将一向割裂的心理学中的人格—认知两个领域统一了起来,其研究范围广泛,不同的研究领域提出了类目繁多的认知方式理论。近年来对认知方式的研究是从整体上分析、探讨认
本文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为背景,首先从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起源和发展谈起,在搜集和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PBL的定义和特征做了进一
类别学习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基本能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类别学习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基础,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该论文在行为实验的基础上,揭示
该论文旨在梳理公民、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开展公民的历史必然性进行分析、对公民教育内容进行建构.全文共分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