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共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人工湿地的构造、分类、特点、国内外动态和除磷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阐述了实验的设计、运行以及出现的问题和相关的建议。第三部分分析了人工湿地的效益和不足。
本次中式实验在汾河二库进行,采用三组人工湿地系统并联,每组又由表面流湿地和潜流湿地前后串联而成。三组池中栽种的植物,第一组为全芦苇,第二组为全蒲草,第三组为芦苇与蒲草混种,以形成对比。人工湿地系统连续进水的方式处理人工模拟的生活污水。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以10cm/d的水力负荷进水时,从湿地系统类型来看,三种植物床的表面流湿地系统对总磷的净化效果均明显优于潜流湿地系统;从种植植物类型来看,混合种植床表面流湿地系统平均去除率为45.42%,高于蒲草床、芦苇床表面流湿地系统。潜流湿地系统中,混合种植床潜流湿地系统对总磷的净化去除高于芦苇床、蒲草床,混合种植床潜流湿地系统对总磷的去除率平均为31.97%。以18cm/d的水力负荷进水时,从湿地系统类型来看,三种植物床的表面流湿地系统对总磷的净化效果明显优于潜流湿地系统。从种植植物类型来看,混合种植床表面流湿地系统平均去除率为47.3%,高于芦苇床、蒲草床表面流湿地系统。潜流湿地系统中,芦苇床潜流湿地系统对总磷的净化去除高于混合种植床、蒲草床潜流湿地系统,芦苇床潜流湿地系统对总磷的去除率平均为33.7%。运行稳定后,芦苇床表面流湿地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36.64%,芦苇床潜流湿地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30.58%,芦苇床湿地系统对总磷的总去除率平均为56.79%;蒲草床表面流湿地对总磷平均去除率为36.69%,蒲草床潜流湿地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27.09%,蒲草床湿地系统对总磷的总去除率平均为53.58%;混合种植床表面流湿地对总磷平均去除率为46.5%,混合种植床潜流湿地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30.5%,混合种植床湿地系统对总磷的总去除率平均为62.82%。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当地采用人工湿地对低浓度的总磷的去除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平均处理率均在53%以上。尤其是混合种植床表面流与芦苇种植床的潜流,处理效果最好,分别达到46.5%和30.58%。
以上实验表明人工湿地系统有效的处理废水,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能耗并与环境相和谐的污水处理工艺,正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