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进入大城市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相接驳是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成熟的建设经验,高速铁路要契合现代化城市发展必须要解决其引起的环境振动和噪声问题,减振轨道用于高速铁路是大势所趋。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广泛采用轨道分级减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振动控制效果。但减振轨道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尚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本论文借鉴城市轨道交通减振轨道的成熟工程经验,以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有限元理论和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系统研究了200km/h高速铁路轨道采用不同类型的轨道减振措施时,减振轨道刚度参数变化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学响应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评价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体系中典型减振轨道刚度取值在高速铁路中的可用性;提出了高速铁路减振轨道刚度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车辆运行速度对车体、轨道及路基的振动响应影响显著,车速越快则振动响应越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既有减振轨道在高速铁路应用时应对弹性支撑支撑的刚度参数进行调整。调低减振措施的支撑刚度虽可有效降低环境振动,但会导致轨道结构减振层上部结构振动加速度的增大,包括钢轨形变加剧、加速度增大。当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的三类典型减振措施(减振扣件、弹性长轨枕、钢弹簧浮置板)不改变减振部件刚度,直接用于高速铁路,列车在80~240km/h速度范围内运行时,在维持既有轨道不平顺水平前提下,车辆及轨道的动力学响应没有超出相关规范限值要求;与高速铁路既有轨道结构相比,三类典型减振轨道对环境振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效果。当高速列车在三类典型减振轨道上以200km/h的速度运行时,典型扣件减振措施无法在保证轨道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达到预期对环境振动的减振效果;典型轨枕减振措施的轨枕节点支撑刚度在15~30k N/mm范围内时不仅可以维持轨道结构稳定,而且具有较好的环境振动抑制效果;典型道床减振措施道床节点支撑刚度在15~25k N/mm范围内时,在保证车辆运行平稳、轨道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比典型轨枕减振措施更好的减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