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减振轨道弹性部件刚度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377059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进入大城市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相接驳是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成熟的建设经验,高速铁路要契合现代化城市发展必须要解决其引起的环境振动和噪声问题,减振轨道用于高速铁路是大势所趋。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广泛采用轨道分级减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振动控制效果。但减振轨道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尚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本论文借鉴城市轨道交通减振轨道的成熟工程经验,以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有限元理论和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系统研究了200km/h高速铁路轨道采用不同类型的轨道减振措施时,减振轨道刚度参数变化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学响应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评价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体系中典型减振轨道刚度取值在高速铁路中的可用性;提出了高速铁路减振轨道刚度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车辆运行速度对车体、轨道及路基的振动响应影响显著,车速越快则振动响应越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既有减振轨道在高速铁路应用时应对弹性支撑支撑的刚度参数进行调整。调低减振措施的支撑刚度虽可有效降低环境振动,但会导致轨道结构减振层上部结构振动加速度的增大,包括钢轨形变加剧、加速度增大。当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的三类典型减振措施(减振扣件、弹性长轨枕、钢弹簧浮置板)不改变减振部件刚度,直接用于高速铁路,列车在80~240km/h速度范围内运行时,在维持既有轨道不平顺水平前提下,车辆及轨道的动力学响应没有超出相关规范限值要求;与高速铁路既有轨道结构相比,三类典型减振轨道对环境振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效果。当高速列车在三类典型减振轨道上以200km/h的速度运行时,典型扣件减振措施无法在保证轨道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达到预期对环境振动的减振效果;典型轨枕减振措施的轨枕节点支撑刚度在15~30k N/mm范围内时不仅可以维持轨道结构稳定,而且具有较好的环境振动抑制效果;典型道床减振措施道床节点支撑刚度在15~25k N/mm范围内时,在保证车辆运行平稳、轨道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比典型轨枕减振措施更好的减振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现有的GSM-R铁路移动通信系统逐渐暴露出容量低、时延高的缺点,已不能满足未来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发展需求。介于铁路移动通信系统迫切的需要更新换代,国际铁路联盟明确指出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直接向4G的LTE-R演进发展。车车通信系统是利用LTE-R的D2D通信技术实现列车之间的直接通信,将列车控制系统地面装置和设备的部分功能集成到列车车载设备上,减少列车对地面控制设备的依赖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使得车辆在人们日常出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随之而来的次生问题却不容忽视,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和城市越发严重的道路拥堵问题,为社会经济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都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应用移动自组织网络核心技术于车辆网络的车载自组织网络技术应运而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未来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势必联系得更加紧密,同时列车运行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愈发引人关注。现行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响应的预测与评价工作仅在工程设计建造之初,运用经验预测公式对沿线进行振动预测,但其预测精度受地质条件、轨道交通制式、基础结构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较大,难以准确预测。对于现行轨道交通环境振动预测中所存在的经验预测公式
列车在实际的制动过程中因存在多种影响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因素,如制动压力、列车速度和制动构件的磨损状态等,使得制动系统产生摩擦自激振动及噪声。其中,制动压力的响应过程对制动系统的影响也不可被忽视,若制动压力响应合理,将有助于保障列车平稳减速或准确停车,减少振动、磨损及噪声污染。目前高速列车的制动工况更加复杂多样,所以模拟仿真制动过程中两种制动工况下制动压力的动态响应对制动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可以为系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