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性别意识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s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多元开放,性别公平已成为国内外教改的重大议题之一。教科书传达的性别意识对儿童性别社会化的形成和对自我性别的认同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的基础教育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和发展,但教科书中仍然存在着传统性别刻板印象,而且教科书存在的性别失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的教科书改革阶段,部编本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目前暂时缺乏对部编本进行系统的性别意识研究。因此,对部编本教科书的性别意识进行系统研究和解读,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交代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教科书性别意识的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是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性别意识的频度分析。通过使用频度分析法对教科书标题人物、课文人物、插图人物的性别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性出现频次的差距。研究发现,在教科书的标题、课文、插图中出现的男性角色普遍多于女性角色,且其中的主角人物也多为男性,女性多为配角。第二章是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性别意识的内容分析。研究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对教科书中人物的社会角色和品质进行文本分析。通过比较两性职业角色、家庭角色以及人物品质的差异,探析教科书的性别意识形态。研究结果发现,教科书中两性的社会角色存在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影响了教科书中两性的社会角色选择,男性主要活跃在公共生活领域,女性活跃在家庭私人领域。课文中对男性和女性的品质塑造体现出传统的思维定势。第三章是结论与建议。第三章是研究的总结部分,通过对前两章的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分析后得出研究结论:一是教科书中的两性人物数量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多;二是男性占据主导地位;三是在社会分工、品格、行为等方面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社会历史和编者性别意识不强的影响,建议可以增强教科书的性别平等意识,避免两性角色特征模式化,提高教师的性别意识。
其他文献
参与式预算是指公民直接参与政府决策、享有分配公共资源和监督公共开支权利的一种现代预算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参与式预算被引入海口市美兰区后,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政府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不对称的问题,促进了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激发和增强了基层民主协商自治活力,满足了基层民众生活方面最迫切的需要,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通过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同人作品的创作风潮开始在国内兴起。其中,同人小说因其良好的互动性和较低的创作门槛成为最为常见、占比较多的同人创作形式。而后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这种小众爱好产物逐渐引起大众关注,也进入到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视野范围内。由于同人小说是一种建立在原作品基础上进行个性诠释的再创作方式,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着对原作品的人物、情节以及环境等元素不同程度上的借用,原作品著作权人对此态度
量刑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司法过程,规范量刑活动,实现量刑均衡是实现司法公正核心所在,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惩处实现量刑均衡更是反腐败法治化对贪污贿赂犯罪提出的新要求。然而由于贪污贿赂犯罪在量刑规定中的宽泛、模糊性,导致刑事法官对贪污贿赂犯罪的量刑自由裁量权过大,长期以往出现“同案不同判”“不同案同判”或者“量刑畸轻畸重”的失衡现象,并且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量刑失衡现象一直处于频发、高发态势,困扰着我国贪污贿赂
霍克海默的启蒙批判思想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先河,他指出,启蒙批判的精神实质是对启蒙异化进行批判。本文对霍克海默启蒙批判思想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一探究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客观的去评价霍克海默的启蒙批判思想想。其次,霍克海默追求人与自然的同一,这体现了他对生态伦理的追求,指引人类应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这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本文第一部分以霍克海默所处的家庭背景和时代
写作作为英语基本技能之一,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同伴反馈是二语写作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它的作用已经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通过梳理同伴反馈的相关文献,本研究发现该课题有以下发展趋势:第一,研究方法呈多样化发展。第二,研究阶段逐步拓展到中学阶段。第三,研究领域涉及到多种反馈方式的对比研究、多种反馈方式相结合的研究、以及对学生写作兴趣、信心和思维能力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和舆论环境中,我国政府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工作面临诸多全新的挑战。一方面,技术赋权、意识强化和媒介素养提升的作用下,公众自身主动获取和发布信息的权利和能力得到极大增强;另一方面,相较于政府现代化治理的要求和公众的信息需求和利益期待,政府对热点舆情的信息传导在理念、技术、能力等方面仍有待提升。特别是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潜在破坏性严重威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在移动互联网时
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理论由来已久。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将“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开阔视野。自此,全国各地的高中一线教师认真学习研究“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以及“整本书阅读”等理论要求,有些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尝试进行“整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词汇学习都是基础,英语学习亦是如此。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交际水平。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小学生能认读所学的词语,同时还能根据拼读规则读出简单的单词”。在国内的全日制小学中,教师运用自然拼读教授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方法比较少。学生出现单词不会读、记不住、不会拼写等问题。我国在2000年由香港和台湾地区引入自然拼读法。自然拼读
政治认同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之一,是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共同标识,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与核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作用。明确政治认同的内涵,分析影响政治认同培养的制约因素,进而探究培养政治认同应遵循的原则和培养路径,对于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至关重要。目前政治认同素养培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中生的政治认同,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教师未能适时转变教
多年来,在技工院校推进英语教学工作一直困难重重,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英语基础差等都是导致英语教学困难的原因。为了找到一种较之传统英语词汇教学法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本研究以二语习得理论和相关学习策略理论为支撑,将自然拼读法引入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词汇教学。教学实验选取作者任教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大一新生的两个班级,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每班学生均为30人,年龄在15岁至17岁之间。本研究采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