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商民主理论于上世纪80年代缘起于西方,成为新的民主理论范式。随着发展,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创新形式被引入城市基层自治中。十八大以来,基层协商民主被广泛关注,继而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城市基层协商民主是城市社会管理和基层自治的创新举措,它实现了城市居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但是,基层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兴的基层治理方式,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公众意识、行政管理者观念、过程形式化、协商主体地位不平等、协商结果运用不得当等都严重影响了城市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损害了基层公众的利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协商机制的缺失、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城市社会基础薄弱、协商参与者的能力低下造成的。针对目前城市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所遭遇的困境,本文从加深基层民主的社会基础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参与机制两大方面加以改善。加深社会基础的举措主要有转变基层公众和行政管理者的观念,强化社会组织的作用,创设新平台。在完善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参与机制中,要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法律,规范运行机制,厘清基层政府的角色。只有强化社会基础和完善参与机制双管齐下,同时运行,相互协调,才能更大程度的扭转城市基层协商民主的困境,使得基层协商民主在城市基层自治中良性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