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葛根对酒精性肝病的防治作用和分子机制探索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he_8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酒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害。酒精性肝病早期仅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该病是我国继病毒性肝炎之后的第二大肝病。研究显示CYP2E1、TNF-α和SIRT1参与机体的代谢途径、炎症和氧化应激、能量感受三个不同的途径。已经证实CYP2E1在长期大量饮酒时可以诱导其代谢活性增加,一方面加速对酒精的清除,另一方面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对肝脏产生损害。在动物模型和嗜酒的人群中均检测到TNF-α血清水平增加,其参与了胶原纤维的沉积和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硬化分子基础。SIRT1与肝细胞能量代谢密切相关,是一个“能量感受”分子,能感受机体和细胞的能量代谢。其表达量与NAD+/NADH和乳酸/丙酮酸的比值变化密切相关,当二者比值升高时,SIRT1表达增加,反之亦然。SIRT1在酒精性肝病中发生什么变化呢?大枣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应用大枣的醇提物可以明显增加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力和肝组织中谷胱甘肽的量,研究表明大枣具有保肝作用,能明显减轻肝脏的氧化和硝基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减轻肝损伤。葛根为传统中药,其所含的黄酮具有抗氧化、解酒毒作用。实验显示葛根黄酮可见减少乙醇导致的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可以减轻酒精导致的肝脂肪变。本实验是为了观察大枣和葛根对酒精性肝病的防治作用,并与保肝药物联苯双酯作比较,从病理变化验证它们的抗酒精性肝损伤的效果,并探讨用药后对酒精性肝损伤CYP2E1、TNF-α和SIRT1三种分子变化的影响。方法:1.1动物分组2-3周龄的雄性昆明种清洁级小鼠114只,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4只,模型组90只。模型组隔日灌胃酒精饮料8ml/kg,灌胃4周后,对照和模型组各随机取8只处死取材,检测各项指标变化;模型组再次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各组均隔日灌胃酒精饮料8ml/kg。大枣组20只,灌酒之前4小时灌胃大枣提取物0.02g/kg,葛根组20只,灌酒之前4小时灌胃葛根提取物0.01g/kg,联苯双酯组20只,灌酒之前4小时灌胃联苯双酯7.5mg/kg,病理组22只,灌酒之前4小时灌胃等量蒸馏水。灌胃8周末和12周末分批处死小鼠取材。1.2标本的获取小鼠股静脉采血后,颈椎脱臼处死,处死前禁食12h。处死后立即取出肝脏,称重后取左外侧叶4%的多聚甲醛固定,另外一部分标本分装在EP管内,-80℃冻存。血标本用于测定生化指标。1.3CYP2E1、SIRT1蛋白表达的测定提取肝脏总蛋白,Lowry法测蛋白含量,以β-actin为内参照,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CYP2E1、SIRT1的相对表达量。1.4TNF-α和ALT、AST的测定提取肝脏总蛋白,Lowry法测蛋白含量,用ELISA试剂盒测定肝组织中TNF-α的相对表达水平。抽取小鼠静脉血,分离上层血清,用转氨酶试剂盒测定血清中ALT、AST表达水平。1.5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间的比较,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所有的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均值的比较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经检验各组方差齐,进一步比较选用LSD多重比较检验,α=0.05或者0.01。经检验方差不齐,进一步组间比较选用DunnettT3多重检验,α=0.05。结果:1一般情况含乙醇液体灌胃初期小鼠出现嗜睡,食欲较差,进食减少,反应迟钝,短时间共济失调,易激惹,皮毛光泽差等,约4周上述症状逐渐改善,对照组无上述改变。2体重4周、8周各组体重相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12周时,对照组小鼠体重与病理组、大枣组、葛根组、联苯双酯组相比较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对照组HE染色标本见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小叶轮廓清晰,肝索排列整齐。细胞内脂肪滴少见,Masson染色未见纤维形成。造模组4周时可见轻度脂肪变性,肝细胞浊肿,胞浆中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8周时,细胞索紊乱,胞浆肿大疏松化,其内细胞核固缩,可见肝细胞广泛性的空泡样变性,脂肪变性较4周模型组小鼠增多;12周时,肝细胞点状及灶状坏死较多见,汇管区有炎性细胞浸润,一些坏死区可见明显充血及空泡样变性;16周时,炎症坏死和炎细胞侵润更加明显,汇管区无明显胶原纤维增生。各个治疗组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但病变的程度明显较轻,细胞内脂肪变较少。4血清AST和ALT4.1AST4周时,对照组与病理组血清AST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时,病理组血清AST水平与对照组及各治疗组相比明显增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12周时,病理组血清AST水平与其余各组相比仍然较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2ALT4周时,病理组血清AL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时,病理组血清ALT水平与其余各组相比明显增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2周时,病理组血清ALT水平与其余各组相比明显增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苯双酯组血清ALT水平和对照组,各治疗组之间血清ALT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5肝组织TNF-α的水平4周时,病理组TNF-α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8周时,病理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葛根组和联苯双酯组(P<0.05),但是与大枣组无差异;12周时,病理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与对照组(P<0.01)、葛根组(P<0.05);但与大枣组和联苯双酯组无差异。6肝组织蛋白表达6.1SIRT14周时,病理组SIRT1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8周时,病理组SIRT1的水平显著高于与对照组和联苯双酯组,而低于葛根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联苯双酯组SIRT1蛋白水平与葛根组、大枣组和病理组相比明显较低(P<0.01),而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无差异(P>0.05);12周时,病理组与对照组和联苯双脂组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病理组与大枣组和葛根组相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6.2CYP2E14周时,病理组CYP2E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周时,病理组与其余各组相比,CYP2E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多,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大枣组和葛根组及联苯双酯组相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葛根组CYP2E1水平高于联苯双酯组(P<0.05)。12周时,病理组CYP2E1蛋白的水平和其余各组相比明显增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大枣组与葛根组和联苯双酯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葛根组CYP2E1蛋白水平和联苯双酯组相比依然较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鼠酒精性肝病的动物模型中发现,随着饮酒时间的增加,肝组织出现病理损伤,肝组织中SIRT1、CYP2E1、TNF-α水平都显著升高。应用大枣、葛根和联苯双酯药物治疗,病理损伤不同程度减轻,CYP2E1、TNF-α也出现降低。联苯双酯可部分对抗酒精引起的SIRT1升高,大枣、葛根则对酒精引起的SIRT1升高无对抗作用,三种药物的分子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正> 第一课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大气为什么会运动及怎样运动。教学重点: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难点: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
1999年10月至2000年4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清理了一批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窖穴及西周贵族、平民墓葬。这里介绍的一座西周墓葬(编号ZGW99M1)。出土多件青铜礼器,墓主属大夫以
我们生活的地球孕育着约7,080,360,000人口,平均每天有2250个词语会被人对他周围的7.4个人说出。每天有19,000,000,000条短信被互相发送,超过3000亿封邮件在同时被传递中。生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普通电刀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1月至2011年12月因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下盆腔及/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共269
目的:以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蚤休、半边莲、土茯苓、鱼腥草、白花蛇舌草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清热解毒药对TNF-α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N
目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是在特殊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以神经元轴索肿胀、断裂为主要特征的弥漫性脑损伤,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其他病理改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
<正> 一、总体评价 1.1993年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明确,能依据《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1993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科说明》要求命题。整个试题具有
随着中国展览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展览会的主办方为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参展,扩大展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保证专业观众的数量和质量非常关键。参展商之所以愿意付费租用展位,其主
目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妊娠期甲减)是妊娠期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我国尚未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常规的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孕检指南也没有将它作为必查项目,而妊娠期甲状腺功
目的:本课题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对慢性胃炎中的胃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借助统计学方法,总结出慢性胃炎中胃痛的常见证型,及各证型与性别、年龄、职业、发病季节、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