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肺癌患者化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6298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二甲双胍联合常规抗肿瘤药物对肺癌患者生存结局影响,进一步评价二甲双胍加入标准一线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客观反应和生存期的影响;并通过队列研究探讨使用二甲双胍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铂类药物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研究通过检索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二甲双胍联合常规抗肿瘤药物对肺癌患者生存结局影响的相关临床研究,结局指标包括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使用统计软件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2、第二部分研究应用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获得关于二甲双胍辅助标准一线`方案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结局指标包括OS、PFS和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使用统计软件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3、第三部分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9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含铂类药物一线化疗的157名非小细胞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数据。患者被分为两组:观察组(n=85)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n=72)使用二甲双胍以外的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PFS、OS、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1、最终纳入16项研究,共计4087例患者。与单独使用常规抗肿瘤药物相比,二甲双胍联合抗肿瘤药物治疗显著改善肺癌患者的OS(HR=0.76,95%CI:0.70~0.83)和PFS(HR=0.83,95%CI:0.76~0.90)。2、纳入14项研究,4910例患者。结果表明,在接受标准一线方案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二甲双胍辅助治疗组的OS(HR=0.77,95%CI:0.69~0.86)、PFS(HR=0.83,95%CI:0.72~0.96)以及ORR(RR=1.19,95%CI:1.04~1.35)均高于非二甲双胍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观察组的中位PFS为12.0个月(95%CI:7.0~16.3),对照组的中位PFS为11.0个月(95%CI:8.2~13.8),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中位OS为29.0个月(95%CI:14.6~43.5)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1.0个月(95%CI:18.2~23.9)。多因素分析显示二甲双胍可能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HR=0.67,95%CI:0.44~0.98,P=0.042)。观察组的ORR及DCR与对照组比较(46.0%vs 37.0%,96.0%vs 89.1%),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毒性、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0%、50.59%、10.59%、28.24%,与对照组相比(61.11%、52.78%、9.72%、27.78%),无显著差异。结论:1、二甲双胍联合常规抗肿瘤药物治疗可提高肺癌患者的OS和PFS。2、对于接受标准一线方案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合用二甲双胍能改善ORR,延长PFS和OS。3、一线铂类药物化疗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NSCL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OS,不增加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用二甲双胍是接受铂类药物一线化疗的NSCL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从多方面研究脑膜瘤的临床特征与生活因素互相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对该病的预防和疗效以及延长复发时间。希望通过查阅近些年来的资料,对比总结国内外近年来脑膜瘤临床特征与生活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希望提供更精确的复发风险预测,以便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建议,指导管理决策,并为临床试验分层。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经过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有1638例。经过医院系统查询收集了患者的一般信息,如性
目的:近些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其手术适应症也在不断的扩大。对于鞍结节脑膜瘤(tuberculum sellae meningioma,TSM)的治疗,相比于传统开颅手术内镜扩大经鼻入路(expanded endoscopic endonasal approach,EEEA)有其自身的优势,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内镜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
目的:miR-200a-3p可调节肺癌、乳腺癌中PD-L1的表达,但于胰腺癌中作用尚未报道,本研究意在探讨miR-200a-3p对胰腺癌中PD-L1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胰腺癌细胞系增殖、迁移的影响,为胰腺癌免疫靶向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依据。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查询并且对PD-L1与miR-200a-3p的共表达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miR-200a-3p与PD-L1基因的表
目的:分析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PD-1单抗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应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联合PD-1单抗治疗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收集患者的用药时间及用药剂量,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不同肿瘤生长速率(tumor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不到20%。多数胃癌患者被发现时已经到达晚期,化疗仍是转移性胃癌治疗的基本手段。除了少数Her-2阳性患者可以使用赫赛汀治疗,多数患者目前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TNF超级家族(TNFSF)的成员。TRAIL结合TRAIL的两个受体(DR4,DR5)可以转移细胞外死亡信号,是癌症治疗的一种新型生物疗法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肺腺癌人群经过一代EGFR-TKI治疗耐药后,EGFR-T790M位点突变与否与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协助临床医师筛选突变优势人群,获得更多有意义的临床诊疗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大一院某科室经病理检测、基因检测及影像资料证实的EGFR阳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TKI治疗
目的: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饮食习惯的改变,CRC在全球的发病率日渐升高,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第3大常见恶性肿瘤。为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除适当改变生活习惯与营养分配外,临床检查与筛查更是重要的预防和诊治手段。FAM135A是序列相似家族中第135个序列A,有研究显示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FAM135A的编码蛋白发挥着抑制性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
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第四大致死性癌症,转移是其主要死亡原因。腹膜是胃癌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研究显示,不同Lauren分型的胃癌患者,尤其是弥漫型和肠型的转移模式差异显著,其在发病机制、遗传背景、流行病学和形态学上的差异可能使弥漫型胃癌更易发生腹膜转移,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迄今为止,尚无胃癌腹膜转移的有效预测因子。既往报告主要基于肿瘤标志物来预
目的:观察WWP2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中表达程度、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化疗药物多柔比星(dox)可能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在ALL细胞系Jurkat中敲减和过表达WWP2基因,观察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对ALL细胞系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WWP2表达水平下细胞对DOX药物的敏感性影响。方法:1.选取门诊骨髓穿刺标本,包括
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并且它的死亡率在中国乃至全球癌症患者中首当其冲。其中患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占肺癌患者总数的八成以上。近几十年来内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段不断发展,形成了以微创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体系,但总体疗效仍不理想。人类癌症的发生和进展与免疫功能相关,但与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特性和意义尚不清楚。本实验旨在探讨免疫相关差异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