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fusion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武术在构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实战能力是判定中国传统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李小龙时期,中国传统武术存在着招式崇拜的现象,进而衍生出了重技轻人、缺乏实战和技法繁杂不实用的倾向,导致中国传统武术实战能力退化,李小龙对此进行了批判与反思。论文以表达自我为主线,研究其武学思想,以期能给今时今日之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以启示和借鉴。论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影视分析法,对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归纳与概括。研究结果如下: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是在非理性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和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西方艺术思想共同濡染下产生的。表达自我是这一武学思想的主线,它贯穿于李小龙武学思想的始终:由于形式对自我的束缚——不仅束缚了人的技击,更束缚了人的思想,由此产生了自由自在地表达自我的渴望。而要想表达自我,就要先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目的又在于实现自我。实现自我就是实现敌与我、形与质、身与心的统一。在实现自我之后,又要不为表达自我的凭借所束缚,及时地将自我从对手、形式、肢体中解放出来,归置自我于无所拘束、自由自在之逍遥境界。由此可见,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是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和解放自我的统一。由此,论文得出如下结论: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以“我”为武学中心,主张武学的术、法、制为武术表达自我的内心情感和技击意志服务,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和解放自我,是对武学的术、法、制有系统、成体系的观点和看法。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的意义及启示是:首先,它从根本上动摇了招式崇拜的思想基础,为中国传统武术肃清招式崇拜的缺陷与弊端提供了可能;第二,它顺应了社会分工对技术所提出的专门化与精细化的要求,力推中国传统武术技术删繁就简;第三,它主张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为中国传统武术注入体育精神,不断为其技击实战创造条件,以永葆其实战能力,进而巩固民族文化基础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以教学相长,相互和谐,师生共谋发展而聚焦于一起,即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个体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小组操作学习形式纳入课堂中,学会操作,并能与他人交流。使操作学习成为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关键词】 数学操作;操作精神;促进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一、数学操作的意
具有sp2杂化碳原子紧密排列的六角蜂窝状结构的石墨烯,展现出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在透明导电膜、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储能材料等领域都具备极大的应用前景。除石
随着国家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视及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以影视制作带动影视旅游共同发展的影视基地(城)项目成为了新的建设热点。但由于建设者及投资者对影视基地运营模式及设
在商业及手工业的刺激下,近代营口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埠,营口工商业的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外贸易的发展。美国成为继英国之后近代营口的又一个重要贸
结合多粒度光网络自身特点提出了两种适用于多粒度光网络中的共享保护算法,它们分别基于波带粒度和基于波长粒度对光层连接提供保护.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性能优于以往的专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95-01  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实践证明:重新构建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五环五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依据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理念,本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定教”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种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新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