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武术在构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实战能力是判定中国传统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李小龙时期,中国传统武术存在着招式崇拜的现象,进而衍生出了重技轻人、缺乏实战和技法繁杂不实用的倾向,导致中国传统武术实战能力退化,李小龙对此进行了批判与反思。论文以表达自我为主线,研究其武学思想,以期能给今时今日之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以启示和借鉴。论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影视分析法,对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归纳与概括。研究结果如下: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是在非理性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和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西方艺术思想共同濡染下产生的。表达自我是这一武学思想的主线,它贯穿于李小龙武学思想的始终:由于形式对自我的束缚——不仅束缚了人的技击,更束缚了人的思想,由此产生了自由自在地表达自我的渴望。而要想表达自我,就要先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目的又在于实现自我。实现自我就是实现敌与我、形与质、身与心的统一。在实现自我之后,又要不为表达自我的凭借所束缚,及时地将自我从对手、形式、肢体中解放出来,归置自我于无所拘束、自由自在之逍遥境界。由此可见,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是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和解放自我的统一。由此,论文得出如下结论: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以“我”为武学中心,主张武学的术、法、制为武术表达自我的内心情感和技击意志服务,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和解放自我,是对武学的术、法、制有系统、成体系的观点和看法。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的意义及启示是:首先,它从根本上动摇了招式崇拜的思想基础,为中国传统武术肃清招式崇拜的缺陷与弊端提供了可能;第二,它顺应了社会分工对技术所提出的专门化与精细化的要求,力推中国传统武术技术删繁就简;第三,它主张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为中国传统武术注入体育精神,不断为其技击实战创造条件,以永葆其实战能力,进而巩固民族文化基础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