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商业及手工业的刺激下,近代营口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埠,营口工商业的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外贸易的发展。美国成为继英国之后近代营口的又一个重要贸易对象。由于近代营口与美国间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通过营口港进行,因此本文主要以营口港为中心探讨近代营口与美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营口港在1861年便已成为近代东北首个对外开放的通商港口,但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同美国有了初步的贸易接触。在19世纪80年代,通过向营口港出口大量棉纺织品,美国成为了营口港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大国。在1895年前后,迎来了营口港与美贸易的黄金时期。随着美国商品的逐渐输入,20世纪20年代以前,美国成为对营口港在棉纺织品、煤油等某些替代性较弱的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国家。直到1931年,营口港与美国的贸易活动才被迫中断。总的来说,营口港与美贸易活动,一方面打破了英国商品在营口港贸易市场的垄断局面;另一方面,伴随着贸易活动的持续进行,美国的贸易活动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营口及周边地区原有的商业发展轨迹。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营口的地理环境及开埠前营口贸易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营口港对美贸易的主要过程,通过对相关贸易资料的整理,将此时期的贸易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营口开港到19世纪80年代以前,简要的介绍营口港中美贸易的初期发展情况;第二阶段为19世纪80年代到日俄战争前美国打败英国成为营口棉纺织主要输出国,同期整体贸易额也呈增长态势,可以说这一时期营口港的对美贸易处于“黄金时代”;第三阶段为日俄战争后到一战结束,通过贸易数字可知,这一阶段营口港的对美贸易开始了下降趋势;第四阶段为1920-1931年间,这时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营口港与美贸易开始极速的衰落。第三部分则主要分析了最终导致营口港与美贸易衰落的四点原因:其一是,当时的东北政府由于资金不足以及对港口贸易发展的不重视,疏于对营口港基本设施的建设和港口的专业管理;其二,由于东北地区并不是美国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区域,所以其在东北的政治势力弱于日本与俄国,故贸易的发展受到了两国的制约;其三,由于当时的东北处于大动荡之中,政治和军事上的任何变动都会对营口的金融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营口一直处于多国货币在市场流通的复杂的金融环境中;最后一点则是,日本提出的“大连中心主义”的政策给营口港与美贸易带来了毁灭性的一击,最终导致营口港与美贸易走向衰落成为定局。第四部分则对1861-1931年间的营口港对美贸易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并对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一部分是对1861-1931年间对美贸易活动作出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