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樟柯,第六代导演最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电影总体风格是纪实的,无论是早期对故乡情结的展示,还是后来在城市中对普通人生命体验的关注,抑或是对过去或现在历史沉重感的表现,都采用了一种纪实手法。他的纪实风格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他的电影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当下一段又一段的“平民史诗”,而且在他的影片中让人看到历史在民间走过的痕迹,使我们看到了一些视而不见的社会问题并进行深入地思考。本文主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角度与单一角度相结合、文本细读与比较法及统计归类等多种方法对贾樟柯所有影片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他电影的纪实美学风格特征以及对这种风格的固守和创新,对这种风格的成因也进行了较全面地探讨。最后,论述了他这种纪实风格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点建议。期待他的电影能够尽快走出低谷,走上更好的发展之路。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他电影作品创作的整体概况,包括创作历程、前后分期等。第二部分主要从内容上对他电影的这种纪实风格进行全面地论述,对他全部电影表现的普通人的形象进行分类和总结,从而得出他的电影表现了各类下层人的真实生存状态的结论,并突出表现了两个固守的元素,那就是对爱的坚持和生活化影像地再现。第三部分主要从形式上对他纪实美学风格的固守和不断创新进行了分析。使用非职业演员,大量使用方言,坚持情节和结尾设置的不确定性等。同时,为了更好的表现电影的主题,他又在创作中不断地变化创作手法,例如:叙事结构从单线到复线,平行到缀接式,画面从粗糙到精致等。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他这种纪实风格形成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论述贾樟柯电影这种纪实风格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代际之间比较得出他的电影是对传统电影的继承和创新,同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看法,最后,对他的电影充满了展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