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者个体差异是外语教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是影响其外语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其并未被大多数外语教师给予应有的关注。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的学习风格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且研究对象大多都是大学生,而关于初中生的语言学习风格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并分析了初中生在英语学习风格上的差异及其原因。本文采用的是Reid的感知学习风格问卷,根据文章研究的实际要求,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两类认知学习风格。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作者随机选取了上海多所中学的初二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并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发现:1.初中生的英语学习风格整体偏向于视觉型,动觉型,小组型和反思型的学习风格。2.男女在英语学习风格的选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体现在视觉型,个人型,冲动型和反思型的学习风格上。3.在视觉型,个人型,冲动型和反思型的学习风格上,学生的英语学习风格倾向和其英语学习成绩存在相关性。4.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学习风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作者还采用访谈法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学习风格意识的缺乏、传统机械式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家庭教育风格的差异、学校教育的影响以及学生自我认知的影响。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1.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提高对学习风格的意识。2.教师应该关注男女生在学习风格上的差异,以及学习风格和成绩的关系。3.教师应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相适应。4.教师应引入协商课堂的概念,从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将学生的学习风格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