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语学习中,阅读既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今天,阅读更是中学阶段学科教学的主体和核心。要提高阅读能力,仅靠课堂内有限的阅读材料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课外阅读还做出了专门的规定。由此可见,如何促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行之有效、达到预期目的,已经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在论文开笔之初,笔者即以所在的学校——荆州中学为样本,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高中阶段课外阅读现状。结果发现,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存在着认识不足、指导方法不当、评估方法不力的缺陷;学生存在无目标、无计划、缺乏自我监控、自我管理的能力的状况。这些问题造成英语课外阅读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使之得以有效解决,笔者结合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提出了课外自主阅读。本文首先界定了课外自主阅读的概念,论证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及其这些理论对课外自主阅读的指导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两种课外自主阅读模式——兴趣体验型课外自主阅读模式和专题探索型课外自主阅读模式。兴趣体验型课外自主阅读模式包括根据兴趣成立课外阅读小组、教师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或网站、阅读小组选择阅读材料并制定阅读计划、实施课外自主阅读活动、小组内交流、向全班展示阅读成果等六个步骤;专题探索型课外自主阅读模式包括提出专题、小组分工协作、自主阅读寻求信息、小组分析总结和班级交流等五个步骤。笔者进行了为期20周的实验,应用上述两种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即这两种模式可以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加快课外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水平。当然,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和完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课外自主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希望本文中的一些思考所得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