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变化的情况下,货币政策顺利实施与传导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相关理论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回顾,其中重点介绍了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理论发展。接下来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部分,分别按照利率渠道、货币供应量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用渠道以及股票市场渠道进行了探讨,其中在股票市场渠道传导部分根据自己的研究总结出了有所创新的传导理论。
由于美国具有成熟的货币政策操作经验,因此,本文的第4章对美国货币政策及传导机制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回顾总结。结合美国90年代的经济发展,着重分析了这一时期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情况以及其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尝试分析为什么自2002年以后格林斯潘偏离了“泰勒规则”。
而在第5章,本文首先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的演变进行回顾,接下来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两个方面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利率传导相比货币供应量效果要好的结论。同时,该部分重点对2006年以后至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实施效果及不足进行分析和评价。从流动性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方向,提出了“流动性结构失衡”的观点。
最后通过借鉴美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经验,结合中国自身特殊的经济背景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实施和操作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