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作为最基本、最主要的阅读方式,是被实践证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方法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中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有必要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从而充分发挥“有声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上述认识,本论文将从以下四个部分对高中语文朗读教学进行探究:第一部分是绪论。它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选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的研究方法。其中,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教学案例研究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理论概述。首先,本文对朗读、诵读和朗诵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分别从朗读的再造性、社会性和规范性对朗读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其次,本文提出了朗读教学的理论依据,包括王尚文的“语感中心说”、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季正泉的“朗读心理过程理论”;最后,本文重点阐述了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第三部分是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笔者对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在校师生进行了调查和访谈,通过分析该校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笔者发现,当前该校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朗读教学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被工具化;二是教师的朗读评价流于形式,过于空泛;三是教师范读日益被其他朗读方式所取代;四是朗读教学的开展受到文体和课时的制约。第四部分是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实践探究,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实践策略,本文从高中语文常见的文体中选择了诗歌、散文、文言文和小说作为朗读教学实践探究的主体,并针对这些文体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朗读教学策略;二是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形式设计,它包括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比较朗读,小组合作朗读,配乐情境朗读,其他朗读形式的融合等等;三是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案例分析,本文分别选取了《雨霖铃》、《我的空中楼阁》、《烛之武退秦师》和《守财奴》的朗读教学案例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求为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课堂提供实质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