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骨性腰椎间孔的病理变化规律及其与病变椎间隙高度变化的关系,了解腰椎间孔狭窄的发病机制.2、研究人工椎间盘置换对恢复和维持骨性椎间孔孔径的作用,了解其防止腰椎间孔狭窄和减缓腰腿痛的机制.3、探讨腰椎X线侧位片上椎间隙和椎间孔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为100名正常人、59名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55名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投照标准腰椎X线侧位片.在侧位片上分别测量正常人L4-S1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上部最大宽度,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3-L5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上部最大宽度,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3-4、L5-S1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上部最大宽度.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26个退变椎间盘进行SB CHARITE Ⅲ型人工椎间盘置换术,随访时间18-42个月(平均30个月),其中15例在随访期间进行了照片复查.在手术前后和随访期间的腰椎侧位片上分别测量病变节段,置换节段和所有L3-4节段的椎间孔高度、椎间孔上部最大宽度.以上所获数据采用"同身法"处理.对人工椎间盘置换者术前、术后及最后随访时的临床表现按J0A评分标准评分.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使病变节段骨性椎间孔高度和上部宽度明显变小,腰椎间孔有效空间明显减少;椎间孔的高度的减小与病变椎间隙高度的降低正相关;椎间隙高度的降低对腰椎间孔上部宽度无直接影响;腰椎间孔高度和上部宽度的变化呈正相关.2、人工椎间盘置换可明显增加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置换节段椎间孔的高度和上部宽度,恢复和维持腰椎间孔的有效空间,表明人工椎间盘置换对腰椎间孔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3、X线侧位片上椎间隙和椎间孔的"同身法"测量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辅助诊断、手术恢复椎间隙高度时的参考及椎间孔狭窄的定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