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产品资源的有限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水产养殖业成为我国的重点产业。对水产养殖业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成为研究热点。为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进行水产养殖业的效益评价,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水产养殖业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筛选出适用于水产养殖业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方法。本文将水产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初步定义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的总和。通过对以往国内外水产养殖业及其他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的文献回顾,建立了包括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在内的水产养殖业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通过对效益评价方法的整理,探索概括出可用于水产养殖业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方法,例如矩阵分析法、主成分方法、系统聚类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物元分析法。可为以后水产养殖业综合效益评价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某一具体效益的评价提供指标和方法依据。同时,上海的水产业一直是上海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南美白对虾养殖在内的水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逐步上升,从1978年的4.17%增加到2008年的23.31%,已超过了畜牧业19.53%的水平。在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对于上海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研究,一直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之一,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率先由美国引进此虾,并在1992年突破了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上海在2001年引进养殖取得成功。随着上海市乃至全国南美白对虾产量的增加以及在总淡水养殖产量中所占比重的不断上升,有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并进行了养殖技术与养殖效益等方面的研究。但是这些只限于从养殖技术、养殖成本等方面对养殖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简单分析。目前我国乃至世界的食品安全,包括水产品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上世纪引入我国的现代养殖业特别是集约化养殖业,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异常严重,为了保证水产品的安全,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需要改善养殖环境,提倡水产生态养殖,在保证水产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目前水产学科前沿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上海市为主视角,在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对上海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调研,运用养殖经济、成本收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理论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探索建立了上海市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上海市南美白对虾养殖综合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得出结论:第一,上海市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较为明显,南美白对虾相对于其他对虾品种的养殖利润率相对较高,其中价格和可变成本因素对利润率的影响相对较大。由此可见,要提高上海市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利润,增加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的收入,需要从提高价格和缩减可变成本两方面入手。政府可对上海市南美白对虾的市场价格进行低价保护,防止产量过剩引起的价格下滑。另外,可以提高养殖户的科技水平,引入新型养殖技术,降低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成本投入,提高产量。第二,上海市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社会效益较大,其中对于福利增长性和市场获利性的影响很明显,对于就业贡献性和产业结构性的影响比较明显,对于技术外溢性的影响不太明显。由此可见,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带动了养殖户数量的增加,南美白对虾市场供给率有所提高,利税缴纳增加。同时,也带动了社会就业和养殖产业的发展。第三,上海市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生态效益较为明显,其中对于节约自然资源和减少生态污染的影响很明显,对于生态贡献的影响略明显。由此可见,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减少了单位投资占用的耕地面积,节约了自然资源,排污量减少,病害发生率下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推动了水产养殖生态技术的发展。同时,采用SWOT分析法,对上海市南美白对虾养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上海市应该加强南美白对虾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上海市南美白对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尤其要重点把握药物的使用规范、残留限量、残留检测方法,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以应对国际上越来越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同时,要追踪主要进口国的法律法规变化,积极行动应对反倾销的干涉。另外,实现产业化养殖经营模式,加大南美白对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实施品牌策略,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结论,为加快上海市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为促进上海南美白对虾养殖业良性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