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发生变化的事实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累积是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中之重。本文比较准确地测算了1998年至2010年我国30个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构建了各省的二氧化碳排放的面板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静态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地区其人口规模、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以及能源强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弹性系数是不同的。对于人口规模、经济增长以及能源强度弹性而言,东、中、西部地区的值均为正;城市化水平对东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影响不显著,而对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有负向影响。动态面板模型的估计显示,上期二氧化碳排放对本期排放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通过估计二氧化碳库兹涅兹曲线,表明东、中、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N”型。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在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也不再局限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氮素的过量排放,氮污染的治理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脱氮方式,传统脱氮理论认为生物脱氮是
采用模糊测度方法、有限元法及Bishop法对露天矿节理化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地下水影响下边坡稳定性随坡角及坡高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坡角达到45°时,
中国雕塑艺术源远流长,但雕塑并不像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有着系统的理论、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对王朝闻提出的雕塑美学的"耐看"理论的研究,并结合实例分析雕塑这种艺术门类的美学
钢琴是一件富有魅力的乐器,除了其强大的独奏功能广为人知以外,其丰富多变的伴奏功能也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和重视,特别是在中国器乐曲的演奏及教学中,钢琴伴奏已经成为不可
钻孔灌注桩因具有适应性强、成本低和施工简便等优点,在我国的公路桥梁的建设中取得广泛应用。从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等方面展开探讨,提出施工中要采用
民俗习惯的司法运用近年来在法学界掀起了讨论的热潮。从民俗习惯存在的理由入手,结合姜堰法院将民俗习惯引入司法在当地执行后取得的成效,揭示民俗习惯在我国今天的司法实践
我国经济建设加快发展带来各种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针对各种污染状况也出台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挥发性有机废气因其污染源较多、传播半径广、对环境污染危
从机械故障中人因差错概率入手,阐述工程机械人机可靠性设计理念,分析工程机械人机工程的设计进展,提出运用安全设计、信息技术等实现人机结合,提高工程机械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