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发生变化的事实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累积是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中之重。本文比较准确地测算了1998年至2010年我国30个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构建了各省的二氧化碳排放的面板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静态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地区其人口规模、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以及能源强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弹性系数是不同的。对于人口规模、经济增长以及能源强度弹性而言,东、中、西部地区的值均为正;城市化水平对东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影响不显著,而对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有负向影响。动态面板模型的估计显示,上期二氧化碳排放对本期排放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通过估计二氧化碳库兹涅兹曲线,表明东、中、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N”型。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