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氮素的过量排放,氮污染的治理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脱氮方式,传统脱氮理论认为生物脱氮是由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和异养菌的反硝化作用共同完成的,但是这种工艺耗时且需分段进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能够克服传统工艺的缺点,使脱氮作用能够在一个反应器内实现,成为了废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焦化废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为了提高脱氮效率,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的生长和脱氮特性,此外,考察了菌株对焦化废水处理效果,为今后其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分离得到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Y1)。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1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2.影响氨氮降解的主要因素为C/N和摇床转速。菌株Y1的较优异养硝化条件为:C/N=9.6,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9.0,摇床转速250r/min,此条件下,8h内,152.88mg/L的氨氮降解率达到97.37%,总氮去除率为96.71%,硝化过程有少量NO2-和NO3-生成,氨氮降解主要发生在菌株生长的对数期。3.高还原性碳源、高溶解氧含量和较高的C/N都有利于NO3--N的降解。菌株Y1的较优好氧反硝化条件为:C/N=15,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8.0,摇床转速250r/min,此培养条件下,196mg/L的NO3--N经13h降解后浓度降低到1.28mg/L,总氮去除率达到98.39%,培养初期生成少量NO2-。4.硫酸铵和硝酸钾同时作为氮源时菌株的生长和脱氮效果较硫酸铵和亚硝酸钠同时作为氮源时好,三种氮源中,菌株Y1会优先利用硫酸铵。5.通过构建一个曝气装置,利用菌株Y1和焦化活性污泥来处理稀释后的焦化废水。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废水CODcr去除率大于70%,氨氮去除率达到72.78%,出水含有大量NO2-,进水中51.26mg/L的NO3--N经过处理之后降低到2025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