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塞那肽干预对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下丘脑NF-κB p65的影响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brad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超重或肥胖,而随着体重的增加,患者并发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升高,降低患者体重则可以带来诸多获益。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也得到更多的重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是一种内源性肽类激素,据报道能以血糖依赖的方式调节人体血糖,并且被发现可以通过中枢途径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和减少摄食、减轻体重,但其中枢调节食欲、影响摄食的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探明。生理状态下分泌的GLP-1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被体内的二肽基肽酶4(DPP-4)降解并失去活性,无法获得稳定的临床疗效。新一代降糖药物艾塞那肽(Exendin-4,Ex-4)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它能够激活体内的GLP-1受体,发挥GLP-1调节血糖、体重等的生理作用,且不受DPP-4的影响,目前已广泛应用在临床上,能确切地观察到其减轻体重的疗效。此外,已有的研究表明,Ex-4还具有防止细胞凋亡、对抗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作用,可改善众多器官的代谢状态。一些研究表明高脂饮食可诱导下丘脑炎症的发生。通过给予富含脂肪的饮食引起摄食量的增加和体重上升,可发现下丘脑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1β等的升高。下丘脑慢性炎症的发生及进展可能进一步加重摄食及肥胖的增加。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种可以调节机体炎症反应的蛋白,已发现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NF-κB包括5大成员,分别为p50(NF-κB)、p52(NF-κB2)蛋白、p65(Rel A)、Rel B和Rel(c-Re1)蛋白。其中p50-p65二聚体分布最为广泛,通常用其指代NF-κB。NF-κB处于静止状态时,p50-p65二聚体与NF-κB的抑制蛋白IκB(inhibitor of NF-κB)结合,IκB通过遮盖NF-κB上的核定位信号区NLS(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阻止NF-κB介导炎症反应。当细胞受到外界炎症刺激如TNF-α、IL-6等细胞炎症因子刺激时,IκB通过一系列反应过程被降解,暴露NLS,NF-κB进入细胞核,与DNA上的特定位点结合,使NF-κB被激活。NF-κB被激活后可以诱导产生多种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粘附因子等的释放,导致炎症的产生和加重。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Ex-4第三脑室给药可显著抑制肥胖糖尿病大鼠的短期摄食行为及摄食量,这一动态改变与功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functional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f DWI)技术观察到的下丘脑摄食调控区域的f DWI信号变化具有同步性及相关性的特点,下丘脑组织中饥饿素(ghrelin)及肥胖抑制素(obestatin)的表达也呈现相应的显著性改变而这些变化均能被GLP-1R抑制剂阻断,这提示Ex-4通过GLP-1受体途径影响肥胖糖尿病大鼠的摄食调控激素,从而影响其摄食行为以及摄食量。那么,Ex-4对下丘脑炎症状态是否也有类似的影响?该作用方式是否也与GLP-1受体途径有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本研究。研究目的通过第三脑室给药的方式,观察先后给予Ex-4及GLP-1R阻断剂Ex-(9-39)干预不同代谢状态大鼠下丘脑炎症因子NF-κB p65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探讨不同代谢状态下大鼠在Ex-4干预后下丘脑炎症水平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对象与方法根据体重及血糖情况将SD大鼠分为四种不同代谢状态组别:肥胖2型糖尿病(O2D,n=83)组、肥胖非糖尿病组(Obese non-Diabetes,OND,n=20)组、非肥胖2型糖尿病(Non-obese Type 2 Diabetes,NO2D,n=22)组、非肥胖非糖尿病(Non-obese non-Diabetes,NOND,n=20)组。四组大鼠均接受第三脑室置管及相应干预,其中O2D组大鼠根据接受的干预方式不同分为三小组:第一组直接给予Ex-4(0.1ug/只)(O2D-1组);第二组先给予Ex-(9-39)(1ug/只),再给予Ex-4(0.1ug/只)(O2D-2组);第三组给予生理盐水(NS,1ul/只)(O2D-3组)干预,另外三组仅给予Ex-4(0.1ug/只)干预。干预后分别在第0.5h、2h、8h及24h的时间点收集下丘脑组织,截取3mm厚度的组织,石蜡包埋制成切片,使用免疫组化及半定量的方法检测下丘脑3个不同部位检测下丘脑组织中NF-κB p65的含量。比较不同干预方法大鼠下丘脑组织NF-κB p65表达随Ex-4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水平及其组间差异。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果1.四组不同代谢状态的大鼠下丘脑NF-κB p65含量在相同时间点的组间差别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O2D组NF-κB p65含量在第0.5h、2h、8h及24h均显著高于NO2D组(P均<0.05),其中在第0.5h、2h及8h三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NOND组(P分别为0.033、0.002、0.000)。2.Ex-4处理后,O2D组大鼠下丘脑NF-κB p65含量在第0.5h后开始明显下降(P均<0.05),其中在第2h处于最低水平。四组大鼠间比较,NF-κB p65含量在第0.5h和8h具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7,0.032);其中第0.5h时O2D组和OND组NF-κB p65含量均显著高于NO2D组和NOND组(P均为0.000)。第8h时,NO2D组NF-κB p65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均为0.000)。3.经Ex-(9-39)预处理后,O2D组Ex-4减少NF-κB p65的效应降低。在给药后的第2h、8h及24h的经Ex-(9-39)预处理组和NS组的NF-κB p65含量同时显著高于Ex-4处理组(P均为0.000)。结论1.Ex-4第三脑室给药可显著减少O2D大鼠下丘脑组织炎症因子NF-κB p65的表达,其中在给药后的第2小时抑制效应最显著。2.O2D大鼠下丘脑组织NF-κB p65的表达在Ex-(9-39)预处理后给药Ex-4与直接给药NS相比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体细胞重编程是探索细胞命运调控机理的理想模型。转录因子在细胞命运转变中起着关键调控作用,研究转录因子在体细胞重编程中新的分子功能,对于拓展转录因子在细胞命运决定作用机制、建立新型重编程技术体系,以及获取谱系功能细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中Forkhead家族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疾病发生与细胞谱系转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多能性调控研究方面鲜有涉及,尤其在小鼠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未见报道。
背景与目的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癌(ILD-LC)是少见的,其管理尚未得到充分的描述。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的ILD-LC人群的治疗和预后。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ILD-LC患者的临床数据来自中国3所医院。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分阶段和分层汇总。分析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一线化疗的疗效和无后续治疗率。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晚期肺癌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OS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在女性相关癌症中位居首位,为全球医疗卫生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一种特殊的亚型,约占所有类型乳腺癌的10%-15%,具有恶性程度高、高转移复发风险、容易产生化疗耐药和患者预后差等特点。目前,TNBC的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手术切除肿瘤且完成放疗和辅助化疗的患者,由于化疗耐药等原因,仍有50%的患者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与常规液体治疗在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诊断为胎盘植入择期全麻下行剖宫产术孕产妇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n=40):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补液组(C组)。所有患者均监护心电、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建立外周静脉液路。局部麻醉后分别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连接传感器,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连接Flo Trac/Vigileo传感器监测。诱导采用丙泊酚2mg
学位
学位
学位
背景牙周炎是指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周附着丧失,病理表现为牙周软组织炎症,牙槽骨吸收。牙周炎已成为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要原因。多个有力的证据表明,牙周炎与多个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目前公认牙菌斑作为牙周炎发生的始动因素,因此临床上治疗牙周炎的药物多为抗生素类药物,考虑到牙周炎合并糖尿病的发生越来越普遍,我们发现糖尿病药物如磺酰脲类药物,不仅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治疗糖尿病,同时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