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在所有确诊的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最高,占80%-85%左右。由于早期肺癌多缺乏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因此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同时由于肺癌恶性程度高,易发生复发和转移,所以术后辅助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同个体对化疗的敏感性不同,即使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及剂量,也很难预测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既往研究发现,肿瘤异质性是导致术后化疗敏感性不同的主要原因。不同个体的肿瘤内化疗敏感相关基因的表达不同。因此,肿瘤组织中化疗敏感相关基因的分析和检测是预测术后化疗的疗效的重要指标。因此依据耐药基因表达情况及药敏实验来合理有效的选择化疗药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化疗药敏生物标记在肺癌中的应用得到广泛的研究,最常见的化疗敏感性基因有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苷酸还原酶1(RRM1)、Ⅲ型β微管蛋白(TUBB3)、胸甘酸合成酶(TYMS)等。大部分学者认为这些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具有一致性。但是也有部分研究发现ERCCl m RNA与蛋白表达不具有相关性。为进一步求证,本课题采用实时荧光PCR法(real-tim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0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进行检测,检测常见的化疗敏感性基因,即ERCC1、RRM1、TUBB3的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三者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是否一致,分析三者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l、RRMl和TUBB3的m 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三者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是否一致。探讨其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临床合理应用化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河北省胸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间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样本ERCC1、RRM1、TUBB3的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并选取4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各样本参数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Fisher’s Exact Test),关联性检验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系数表示。统计软件采用SPSS 17.0软件包。结果:1在NSCLC中ERCC1、RRM1、TUBB3 m RNA表达情况RT-PCR检测结果NSCLC中ERCCl m RNA阳性表达为34例(34%),低/未表达为66例(66%);RRM1蛋白m RNA阳性表达为为52例(52%),低/未表达为48例(48%);TUBB3 m RNA阳性表达为33例(33%),低/未表达为67例(67%)。2在NSCLC中ERCC1、RRM1、TUBB3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NSCLC组织中ERCC1、RRM1和TUBB3蛋白高表达分别为43例(43%)、38例(38%)和31例(31%),40例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分别为4例(10.0%),3例(7.5%)和2例(5.0%),NSCLC组织中ERCC1、RRM1和TUBB3蛋白高表达率高于其在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 ERCCl、RRMl、TUBB3 m 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具有一致性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ERCCl、RRMl、TUBB3 m RNA表达和蛋白表达一致率分别为77%(77/100)、70%(70/100)和76%(76/100)。相关性分析发现,肿瘤组织中ERCC1、RRMl、TUBB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分别为r=0.528,P=0.000;r=0.422,P=0.000;r=0.449,P=0.000)。4 ERCCl、RRM1和TUBB3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ERCCl、RRM1、TUBB3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NM)均无相关性(P>0.05)。5 ERCC1和RRM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ERCC1和RRM1同时高表达有27例;ERCC1高表达伴RRM1低表达的16例;RRM1高表达伴ERCC1低表达11例;二者同时低表达有46例。通过配对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得出ERCCl、RRMl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性(r=0.357,P=0.001)。6 ERCC1和TUBB3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ERCC1和TUBB3同时高表达有27例;ERCC1高表达伴TUBB3低表达16例;TUBB3高表达伴ERCC1低表达4例;二者同时低表达有53例。通过配对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得出ERCC1与TUBB3表达呈正相关(r=0.597,P=0.000)。结论:1 ERCCl、RRM1和TUBB3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提示三者可能参与NSCLC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2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ERCC1、RRMl和TUBB3蛋白表达水平及m RNA表达水平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3 ERCCl、RRM1、TUBB3在NSCLC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相关关系。4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与RRM1表达呈正相关关系。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与TUBB3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