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期货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期货市场运行效率以及投资策略有效性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反转策略为基础,研究中国期货市场周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并进一步对惯性和反转收益进行量化分解寻找成因,同时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此外,本文还研究交易行为变量(包括交易量和空盘量)对惯性收益和反转收益的影响。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作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分别从市场有效性理论、行为金融学对EMH的质疑以及投资者非理性偏差、国内外对惯性和反转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等角度进行了系统回顾和简要评述。第三章是理论模型部分,对惯性和反转效应产生的微观机制进行研究,包括BSV(Barberis等,1998)、DHS(Daniel等,1998)、HS(Hong和Stein,1999)和正反馈投资模型(De Long, Shleifer等,1990),并从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出发,结合中国期货市场投资者行为特点对中国期货市场惯性和反转效应产生的理论基础进行初步分析。第四章是惯性和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基于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样本区间,采用Lo和Mackinlay(1990)方法构造反转策略组合,对周惯性和反转效应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方法,对惯性和反转效应进行量化分解找出成因,并进一步对惯性效应中归因于时间序列自相关性部分进行探究。第五章是惯性和反转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章在考虑交易行为对市场收益的影响基础上,引入成交量和空盘量的滞后期变动,分析对周惯性和反转效应的影响。进一步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惯性和反转效应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第六章是本论文的结论和建议部分,对中国期货市场惯性和反转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同时也指出本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