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液体因具备传统挥发性有机化学溶剂的一般特性而同时又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反应、电化学、化学分离过程等领域。目前离子液体已作为可替代现有挥发性有机溶剂的“绿色溶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离子液体生物毒性的研究资料还不充足,而免疫毒性方面基本未见相关报道。目前所获得的这些研究结果还不足以进行离子液体的水环境风险评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可能危害及其水环境风险评价。本实验以红鲤为研究对象,检测溴化1-辛基-3-甲基咪唑([C8mim]Br)对红鲤的免疫毒性,为进一步探索其生物毒机理及其对水环境的可能危害与安全性评价提供研究基础。[C8mim]Br对红鲤的免疫毒性实验分为3组,处理组用离子液体的水溶液处理红鲤,其浓度分别为100 mg/L、300 mg/L,对照组用等量曝晒自来水,每组设2个平行,每组6尾红鲤,连续处理一周。于实验第2、5、7 d取样,每次每组随机取2尾鱼,先称体重,然后断尾取血,4℃过夜后离心收集、保存-20℃备用。血清用于检测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及IgM含量用。取血后,迅速取出肾、脾脏和肝胰脏,称重后,一部分用包音氏固定液固定,用于做病理切片。另一部分的肾和脾通过组织匀浆检测溶菌酶活性。实验结果如下:(1)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的红鲤脏器指数均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肝胰脏的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处理组的肝细胞核变大、脾细胞出现空泡化及细胞核变大;处理组肾胞浆疏松,内有多数空泡。(3)低浓度处理组鱼血清、肾脏、脾脏中的溶菌酶活力均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活性升高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高浓度处理组的溶菌酶活力呈持续下降的趋势,5 d内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5-7d内的降低幅度与对照组相比不显著(p>0.05)。(4)低浓度组鱼IgM活性和C3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差异显著;高浓度组IgM活性和C3活性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5)本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红鲤具有免疫毒性,不仅损伤其免疫器官(肝、肾、脾),而且对免疫功能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