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为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隶属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马齿苋属(Portulaca),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保护心血管系统、增强免疫力等医疗保健作用,是药食两用资源植物。野生马齿苋资源虽然丰富,但如果过度采收,容易造成资源的毁灭性破坏。同时,由于马齿苋种源供应缺乏及栽培驯化技术普及不够,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却很少有人能针对性地提取有效成分进行产业化加工,从而极大地阻碍了其开发利用。本文对不同居群马齿苋植株的主要形态指标、主要成分含量、土壤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和相关性分析,对马齿苋主要成分积累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探讨,对南北种源在相同预处理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差异进行研究,以期弄清马齿苋的生理变化及生态适应情况,找出形态指标变化以及代谢产物积累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为生产实践应用中的合理施肥,确定马齿苋的最佳采收时间,寻找合适种源,克服马齿苋种子萌发率低、发芽速度慢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适宜马齿苋生长的土壤pH值范围是5.56-8.24,过酸或过碱环境不利于其生长。而对其它土壤因子如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速效钾的适应范围较宽,生态幅广,是马齿苋分布广泛的原因之一。马齿苋生长环境的土壤因子相关性为:pH值与全氮、铵态氮成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与全氮、铵态氮成极显著正相关,全氮含量与铵态氮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与铵态氮含量成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成正相关。铵态氮与速效钾成负相关。2)马齿苋叶和茎的鲜重、蛋白质产量、总糖、总黄酮产量与土壤全氮、全磷成正相关,且除总黄酮外,相关性均显著。草酸含量与土壤全氮、全磷成负相关。因此,适当增加土壤中全氮、全磷含量,并对其它土壤因子加以控制,从理论上讲可提高马齿苋产量、增加营养成分的积累量,还可降低有害成分草酸的含量,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3)马齿苋叶中的蛋白质含量远高于茎和根,在6月底植株蛋白质含量达最高值。总糖在马齿苋根中的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而在茎和叶中的积累逐渐增多,在8月中旬植株的总糖含量达最大值。总黄酮在叶中的含量最多,7月中旬植株的总黄酮积累量达最大值。马齿苋中草酸含量随着采收日期的推迟一直都处于积累增多状态。根据不同的生产目的,可选择不同的采收时间,若作为新鲜蔬菜食用,则采收时间宜早不宜迟,若需提取药用成分如多糖类、黄酮类物质,则需等待最佳采收期,分别是8月中旬和7月中旬。4)适宜的预处理可促进马齿苋种子萌发。北方和南方种子在生活力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北方种子在自然条件下比南方种子更容易萌发;相同预处理条件下,北方和南方种子的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40℃热水和质量分数为2.5%的食醋是处理北方种子的最佳条件,而南方种子只有在40℃热水中浸泡才能达到理想的萌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