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的油脂合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第一个关键酶,同时也是一个限速酶。在脂肪酸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Var.sativus)是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属(Cyperus)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油料作物目前对其油脂合成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在新疆还未开始大量种植,本试验主要模拟不同光照条件的林荫带下种植来自不同地区品种的油莎豆,观察不同光照条件对油莎豆油脂合成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种植四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油莎豆,测定其不同时期的生长势;应用植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得油莎豆不同时期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的活性;应用植物游离脂肪酸ELISA检测试剂盒测得油莎豆不同时期叶片中游离脂肪酸(FAA)的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油莎豆块茎中粗脂肪的提取;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出:1在自然光下四个品种油莎豆的株高差异不显著,叶面积和分蘖数差异显著。而自然光下和遮阳处理下的油莎豆株高、叶面积及其分蘖数存在显著性差异;2油莎豆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无规律性变化,四个品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均显示不同的变化趋势;3油莎豆叶片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亦无规律性变化,四个品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亦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4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的活性与游离脂肪酸(FAA)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或显著正相关关系;5不同光照条件处理下的油莎豆块茎中粗脂肪提取率差异不显著。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可知,河南圆粒、山西小粒以及广西圆粒其最终块茎中的粗脂肪含量与河南大粒相比都较高,光照强度与油莎豆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或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植物ACCase酶的活性受光强调控。油莎豆叶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也与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块茎中粗脂肪含量却呈现不相关性,表明油莎豆中ACCase活性大小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的高低不能决定块茎中最终的粗脂肪含量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