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德育方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基于西华大学技术监督学院的个案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道德品质如何,事关个人的成长成才,也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各院校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 本文以两华大学技术监督学院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等形式了解了该院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和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实践了改进高职生德育工作的几种方法。 调查得知,西华人学技术监督学院的学生热爱祖国,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同时也存在理想信念淡化、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诚信,知行不统一;心理压力大、自信心缺乏;文明修养与文明社会的要求还很有差距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学校自身来说,我认为主要是德育方法问题,比如采用灌输的方法多,让学生实践的方法少;德育方法重形式,轻效果;没有很好利用渗透式教育法做学生德育工作;德育方法创新不够等问题。 针对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我从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及学生方面找了原冈。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高职学生的德育方法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实践,主要探讨了:1、灌输法,重点从叙事、案例教学、正面灌输方面介绍怎样改进:2、道德实践,重点探讨了如何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感恩活动、劳动活动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锤炼品德;3、渗透式教育法,主要谈了如何利用环境、课程、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4、道德角色法:5、人网互动法;6、心理综合辅导法;7、利益调节法。在探讨过程中尽量联系实际,注重可操作性,通过笔者在工作中的实践,我认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贯彻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力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希望通过对高职学生德育方法的认识与实践,对广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高职学生德育方法的研究,共同努力做好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培养综合素质高、深受社会欢迎的专业技能人才而尽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上学习的广泛应用,在线学习环境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Web2.0技术的到来,给网络信息管理体系和网上学习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促
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和培养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为了这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互相
目前,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已经在教育界引起广泛的关注,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元认知技能,对社会适应性将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因此,研究自我调节学习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
人际交往技能是社会心理学术语,它是社会技能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大学生交往意识和主观幸福感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