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M2的矿下移动节点认证机制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lov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煤炭开采和消费的大国,我国的煤炭产量主要来自于井下开采。煤炭事故发生后,救援是尤为重要的。然而,很多时候的救援带有盲目性,既不知道井下被困人员的身份,又不知道被困人员的位置,救援工作很难顺利地开展,增加了被困人员死亡的风险。矿下安全监控技术一直是煤矿工业突出解决的技术难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煤炭工业开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工人们对于安全的需要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在传统的煤矿行业引入互联网方式的管理思维。在矿井复杂的环境下,常用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经常出现失误,大多数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方法在这种特殊的状况下有效率很低。因此本文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来标记矿下人员的身份。将矿下人员所携带的物品,如工作服、安全帽,矿灯等制作成电子标签,将其中的信息使用SM2算法进行加密处理,防止不法分子窃取或伪造里面的关键信息。本文是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参与煤矿人员管理系统的项目下完成的。矿下身份认证一共分为三个认证过程,分别是下井前认证、井中认证和出井认证。本文首先介绍了煤矿人员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和系统组成,主要集中在矿下人员身份的识别上。其次,介绍了系统中主要使用的认证算法和硬件平台,即SM2算法和RFID,共同完成对人员身份的管理和鉴别。最后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测试和分析,得出结论。
其他文献
信号的波达方向(DOA,Direction of Arrival)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DOA估计的任务是确定同时处在空间某一区域内多个感兴趣信号的空间位置,广泛应用于雷达、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对数字电视系统进行检测和监控的码流分析系统的研制成为该领域热点。考虑到实验室应用和现场工程应用对传输码流的检测范围、精度、成本、易携带性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流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视频聊天、视频直播和点播、视频会议等互联网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相互沟通和获取信息的方式。
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可以很方便的获取到大量的视频数据,如何对大量的视频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检索成为视频检索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Conten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ICT行业产生的能耗已经占所有能耗的2%,因此能源效率应作为网络设计标准及运行机制的一部分,并逐渐渗透到网络的各个层次。设备级节能技术已发展多年,但节
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有一个潜在的用途是服务功能链(Service Function Chain,SFC)中的应用,例如,一条服务链在进入服务提供商边缘路由之前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视频监控系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对视频监控系统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有效的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算法,并利用LabVIEW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实验
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发展,使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与日剧增,这给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光纤通信技术是通信技术的里程碑,由于光纤具有超高带宽、超低损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