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压缩域中包含相机运动方式的镜头边界检测算法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che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可以很方便的获取到大量的视频数据,如何对大量的视频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检索成为视频检索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Content Based Video Retrieval,CBVR)的出现能有效地解决视频存储管理以及检索的一系列问题,视频分析与检索的第一步是将无结构的视频流分割成基本单元一镜头,在镜头的基础上概括视频内容、建立索引并进行检索。镜头边界检测是基于内容视频检索中的关键技术。由于视频数据内容丰富,后期剪辑技术多样,很难设计一种通用性好、检测速度快、查准率和查全率都很高的检测算法,因此镜头边界检测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对它的研究已经近十年,仍有许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本文的工作侧重于研究MPEG压缩域中镜头边界检测算法。文章首先回顾和总结了现有的各种镜头边界检测算法,对它们进行分类,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压缩域中基于DC图和HSV颜色直方图的镜头边界检测算法,在第一步镜头边界检测的基础上,根据影视剪辑编辑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压缩域中相机运动定性分析的算法。算法利用MPEG视频流中的运动矢量建立了一个6参数的相机运动仿射变换模型,利用P帧中的运动信息来估计模型参数,这些参数分别代表了相机的缩放因子(zoom)、水平移动因子(pan)、垂直移动因子(tilt)、旋转因子(rotation)和它们的组合运动,运用此参数模型对视频中的主要运动进行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直接工作在压缩域上,具有快速、鲁棒和精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视频信息检索应用的要求。
其他文献
深空信道是一种典型功率受限信道,其频带利用率高,但是由于传输环境特殊性,较大的传输距离和时延导致信道的信噪比极低。除此之外,侦察通信中,由于传输距离较远也导致信道信
继H.261、H.263、MPEG-2、MPEG-4等视频压缩标准之后,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264/AVC由MPEG专家组与VCEG专家组合作成立的联合视频工作组制定。H.264/AVC可以得到更好的压缩图像
对于大多数工作于海事环境的机载、舰载以及地面雷达,海洋表面的后向散射都是不需要的,称之为海杂波。因此,海事雷达必须具有区分海杂波回波和目标回波的能力。随着雷达分辨率的
钻铤是组成钻柱下部结构的主要部件,钻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石油钻井的成败,按照当前大多数钻铤生产企业的现有生产工艺,钻铤可能会出现裂纹、疏松、折叠、分层、气孔等缺
信号的波达方向(DOA,Direction of Arrival)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DOA估计的任务是确定同时处在空间某一区域内多个感兴趣信号的空间位置,广泛应用于雷达、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对数字电视系统进行检测和监控的码流分析系统的研制成为该领域热点。考虑到实验室应用和现场工程应用对传输码流的检测范围、精度、成本、易携带性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流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视频聊天、视频直播和点播、视频会议等互联网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相互沟通和获取信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