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手持式物联网终端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9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IOT)技术已大量应用于诸如交通、物流、工业控制等现代化社会的众多领域。得益于其广大的应用前景,物联网技术发展迅猛。与此同时,被公认为物联网核心技术之首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迅速发展成为一项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信息技术。现阶段,从国内来看,低频与高频频段FRID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并且以其广泛的应用场景逐渐占据了RFID的主流市场。超高频频段RFID与前两者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如更远的读写距离、更快的读写速度、更优的标签防碰撞性能等,这为其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已逐渐在智能交通、智慧医疗、供应链管理等众多领域展开了应用。但总体上讲,超高频频段RFID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目前还相对滞后,到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超高频RFID识别功能的物联网终端产品,但大多功能单一还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市场应用需求。在此背景下,设计一款具备超高频RFID、条码识别和温湿度传感器信息采集等功能的手持式物联网终端,具有实际的科研与经济意义。首先,本文首先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其系统架构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对手持式物联网终端的具体应用模式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本课题选题意义以及本文所涉及的工作与内容组织。其次,完成本文课题项目技术指标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手持式物联网终端进行了系统架构的设计,涉及系统硬件、软件架构以及终端平台操作系统选型等。再次,详细介绍了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移植与开发,包括系统启动代码的移植开发以及与系统BSP密切相关的功能开发等。然后,介绍了条码识别单元、传感器单元、UHF RFID单元的驱动和上层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根据实际应用求,实现了三大功能融合为一体的综合应用程序及PC上位机数据处理程序。最后,建立系统测试平台对各软硬件功能部分进行测试,总结已完成工作展望未来。
其他文献
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作为智能交通系统很重要移动通信平台,在提升交通效率,车辆辅助驾驶,事故预警以及车载娱乐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车载自组织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配电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电能质量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炙手可热的热点问题,而对电能质量中的各种稳态、暂态扰动信号进行全面无损的高精度、高速率的采集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它为后续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分类以及如何解决和预防等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是后续工作得以准确进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目前电能质量信号前端采集模式简单,以致部分扰动信号在数模转换中丢失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混合型
高速道岔是铁路线路中的薄弱环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结构疲劳和裂纹等损伤,严重影响铁路的安全运营,因此对道岔进行伤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在道岔伤损识别技术中,由传
本文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多天线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系统,研究了可提高系统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io,BE
身份认证作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已是目前网络安全中最为热门研究课题之一。传统的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一旦口令被盗用,服务器很难判断用户身份的真伪,所以需要对传统的身
大气干扰是FSO通信发展的一大障碍,其影响包括大气粒子对光波的吸收与散射造成接收光功率衰减,以及大气湍流效应造成接收光信号出现光束展宽、光强闪烁等现象。信道编码技术可
针对个人或企业的隐私泄露,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诸多的保护措施,其中匿名是保护隐私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匿名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应的匿名度量方法并不足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AutomaticTarget Recognition, ATR)技术是在无人为干涉的情况下,利用采集到的SAR图像数据,准确的找到感兴趣的
在频谱利用中,可利用的频谱和性能较好的频谱,是有限的,并已有固定的分配,而对频谱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增长。另一方面,现有频谱利用率并不是很高。因此,在认知无线网络中,授权
超声CT成像相对于X-CT成像具有更安全性、成像方式多样和更经济等优势,作为四大影像技术之一在医学成像、工业检测等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成像硬件、扫描模式、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