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城变迁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dy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县地处湖南省永州市南部,是永州市南六县的中心城市。道县古称道州,历史上与衡州、郴州、永州并称为“湘南四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县人民历尽艰辛,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但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始终无法摆脱自身贫穷落后的命运,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这里还是封闭、偏僻和经济萧条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从封建压迫中解放出来,团结奋斗,使这块贫瘠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道县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也日益突出。基于此种情况,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理清道县城的变迁轨迹,总结道县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道县城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道县的前身为秦代设立的营浦县。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营道县,贞观八年(634)改称道州,民国二年(1913)改为道县,始确立今名。道县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发展,境内农业萌芽甚早,为道县城的建立和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建县之初,道县城规模较小,其城郭周里难以稽考。明代洪武初年,道州曾一度升为府,旋降为州,后又省县入州。由于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商业较前发展,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社会生活的格局。圩市渐趋繁荣,佛寺、道观遍及城乡。道州雄伟坚固的石城和文庙栩栩如生的乌龙浮雕以及宏伟、精致的石牌楼,都是这个时期的杰作。道县城池规模不大,多有变化,经济发展缓慢,起伏不定。虽然唐宋时期开始,道县已为全国较为有名的冶铸城市,然掣肘者亦多,发展逐渐滞后。文化方面,唐宋时期,道县人文蔚然,理学文化大放异彩,州学、书院、义学等教育机构大量出现。明清时期,科举状况已经落后于宋代,但书院等教育机构得以复兴,为道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新中国建立后,城墙和古建筑多被拆除或改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布局日益完善,城区不断扩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道县人的思想观念有了深刻变化。人们在注重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对城市文化也有了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道县政府也在努力塑造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这需要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需要我们了解道县城的变迁轨迹,积极面对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合理处理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的关系,科学地开发境内的旅游资源。
其他文献
重庆渝北区新牌坊,一家以小龙虾为主的餐饮店生意火爆。红亮亮的油焖大虾,麻辣鲜香的十三香小龙虾,香味十足的蒜香小龙虾,吃的人奋不顾身,看的人口水滴答。201 5年重庆餐饮什
1368-1418年间,发生在明朝与韩半岛内部的政治斗争使得此时的中韩关系也格外错综复杂,理清这段历史对于了解中韩关系发展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这段历史的发展并非
该文以唐代淮泗地区的经济开发为研究对象,简单叙述唐代以前淮泗地区的历史演革和发展概况.重点探讨唐代淮泗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特别是对唐代淮泗地区的自然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正确定位,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适应新形势。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
该文着眼于探讨古典雅典的法律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尤其是法律制度的民主精神及其对民主政体的制度性维护作用问题.为此目的,先要比较全面地描述一下雅典法律的具体内容与法律
该文据《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太平广记》、《全唐文》、敦煌吐鲁番出土文收以及其他一些笔记小说等资料,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等理论与方法,对这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