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为严峻。在就业环境中,高职毕业生的社会地位比较尴尬,理论水平比不上普通本科,技能实操水平有中职学生的冲击,再加上近年来大力推进应用型普通本科发展,大量的普通本科生由原来理论科研型方向转身应用技术型方向发展,理论基础和实操水平比高职生要高很多,使高职生的就业难度加大。财经类高职毕业生人数占高职毕业生人数比例较大,许多高职类院校都开设财经类专业。近两年,广西高职院校财经大类专业毕业生人数居首位,初次就业率最低,如2017年的工商企业管理,2018年的会计与统计核算。为探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经历,以广西三所院校财经大类专业高职毕业生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为推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借鉴。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为普通高职毕业生尤其是财经类的高职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借鉴;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访问法等研究方法来说明高职毕业生就业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进行综述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为高职毕业生就业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对广西的三所高职学校的财经大类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师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收入情况,对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建议;学校就业专兼职教师对学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评价;用人单位对财经大类毕业生的发展需求,应具备的就业能力。根据三所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影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就业指导、学生、社会四个方面。本研究针对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开展就业指导实践的经验教训,笔者提出了相关的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措施:一是学校管理方面,要加强学生品牌建设,提高社会知名度,创建品牌专业;通过订单合作等多钟方式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促进就业。二是学校就业指导层面,要加强课程体系研究,适应社会需求;要加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多渠道推荐毕业生就业。三是学生方面,要推动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忠诚度;在校期间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专业学习,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的专业能力。四是社会和家庭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就业工作力度,保障毕业生就业基本待遇、社会福利等;企业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培训,制订相匹配的岗位要求,提供合适的薪资待遇;家庭要转变观念,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合理寻求就业岗位。总之,高职毕业生就业是学校、个人、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