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腺相关病毒经圆窗膜途径转导豚鼠耳蜗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to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胶原酶对豚鼠听觉功能及圆窗膜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圆窗龛放置Ⅰ型胶原酶对豚鼠听觉功能及圆窗膜结构的影响,旨在探索在不引起实验动物听力及圆窗膜形态不可逆性损伤的前提下,胶原酶的最佳作用浓度、剂量及时间。  方法:经全频程听性脑干反应测试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豚鼠39只,随机分为急性实验组及慢性实验组。急性实验组3只豚鼠,Ⅰ型胶原酶作用于圆窗膜后立即取材,以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圆窗膜的结构改变。慢性实验组36只豚鼠,按胶原酶浓度(30mg/ml-50mg/ml)、作用时间(5min或10min)及剂量(5μl或10μl)的不同组合分为12亚组,每组3只豚鼠。每只豚鼠双耳给予胶原酶作用不同时间后吸出剩余液体并冲洗。术后4周,每周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最后一次测试结束后取材,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圆窗膜结构改变。  结果:术后4周,取材时未见明显中耳炎症和中耳腔内出血等反应。30mg/ml浓度、5μl的Ⅰ型胶原酶作用于圆窗膜10分钟对豚鼠圆窗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急性损伤,扫描电镜下见圆窗膜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裂隙状破损,严重区域见上皮细胞部分游离,细胞表面以及紧密连接带状区微绒毛稀少或消失。透射电镜下见各层细胞之间排列松散,细胞间隙增宽。50mg/ml及40mg/ml浓度的胶原酶作用于圆窗膜,无论总剂量或作用时间如何,均会导致不可逆的听觉功能损失,30mg/ml浓度的胶原酶在总剂量达到10μl时也是如此。而30mg/ml浓度、总剂量为5μl的Ⅰ型胶原酶放置于圆窗膜,作用5min或10min均对豚鼠造成一过性ABR阈值升高,各频率平均阈值升高达5~20dB,4周后实验动物ABR阈值均恢复至术前水平,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下见圆窗膜形态亦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30mg/ml浓度、5μl的剂量,5~10分钟作用时间,圆窗龛放置Ⅰ型胶原酶可一过性改变圆窗膜的结构,提高圆窗膜通透性,并引起相应的听觉功能障碍,而上述浓度、剂量及作用时间的圆窗膜胶原酶处理对豚鼠听觉功能及圆窗膜结构并无不可逆影响,术后4周,豚鼠听觉功能及圆窗膜结构恢复至术前水平。  第二部分改良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提高目的基因在耳蜗局部转染效率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能够增强目的基因在耳蜗细胞内表达的CBA启动子,运用定点突变技术敲除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表面的酪氨酸残基以提高目的基因在耳蜗细胞的转染效率,并评估改良腺相关病毒载体的安全性。  方法:采用PCR技术克隆CBA启动子,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敲除暴露于病毒表面的酪氨酸残基基因以构建改良的腺相关病毒载体。经全频程听性脑干反应测试(闭合声场给声,分别测试两耳的听力)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豚鼠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动物,均经耳蜗切开途径双耳注射给药。A组注射生理盐水;B、C组分别注射改良及未经改良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术后每周测试听力,2周后处死动物取材,一耳行耳蜗基底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计数耳蜗毛细胞缺失及病毒转染效率;另一耳行蜗轴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缺失及病毒转染效率。  结果:术后2周改良AAV载体携带报告基因在耳蜗底回内、外毛细胞的转染效率分别高达90%及50%以上;未经改良的AAV载体在底回内毛细胞的转染效率在60%以上,外毛细胞转染效率较低,仅有7%左右,从底回到顶回转染效率逐渐降低,内毛细胞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外毛细胞。耳蜗中轴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两种载体从耳蜗底回到顶回均可见报告基因在螺旋神经节细胞的高效表达,各回的转染效率均在80%左右。术后2周,三组实验动物听力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且耳蜗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均无明显缺失。  结论:采用CBA启动子,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敲除暴露于病毒表面的酪氨酸残基基因构建的改良腺相关病毒载体可显著提高目的基因在耳蜗细胞的转染效率,且安全可靠。  第三部分重组腺相关病毒经不同转导途径在豚鼠耳蜗转染效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经耳蜗切开及胶原酶处理的圆窗膜途径转导豚鼠耳蜗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内耳基因治疗的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方法:经全频程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豚鼠18只(36耳,随机分为3组,每组12耳,其中6耳给予携带EGFP基因的AAV载体(AAV-EGFP),另外6耳给予改良的AAV-GFP载体(mutant AAV-GFP)。A组经完整圆窗膜途径,B组经耳蜗切开途径,C组则经5μl的30mg/ml胶原酶处理圆窗膜10分钟后给药。各组于术后2周行ABR测试后处死取材,半数耳行基底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计数耳蜗毛细胞缺失及病毒转染效率;另外半数耳行耳蜗中轴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缺失及病毒转染效率。  结果:术后2周,经耳蜗切开及胶原酶处理的圆窗膜途径mutant AAV-GFP载体在耳蜗底回内、外毛细胞的转染效率均高达90%及50%以上;经耳蜗切开途径AAV-EGFP载体在耳蜗底回内毛细胞的转染效率达60%以上,外毛细胞转染效率较低,仅有7%左右,经胶原酶处理的圆窗膜途径AAV-EGFP转染效率则略低于耳蜗切开途径;无论是耳蜗切开途径还是胶原酶处理的圆窗膜途径,两种载体均实现了目的基因在螺旋神经节细胞高效稳定的转染,各回的转染效率均在80%左右;实验动物各频率ABR阈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均无明显缺失;经完整圆窗膜途径未见报告基因在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表达。  结论:腺相关病毒不能通过完整圆窗膜;无论是耳蜗切开途径还是经胶原酶处理的圆窗膜途径,改良AAV载体携带的报告基因均可在耳蜗内外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高效稳定地转染;较之耳蜗切开途径,经胶原酶处理的圆窗膜途径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基因转染途径。
其他文献
飞机的发动机是飞机飞行的关键部件.由于飞机发动机在结构上相对于飞机来说更加复杂,并且需要在长时间的高温高压之下运行,因此对材料和附件的性能 以及装配后的状态有非常大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开展素质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如何审美等,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在各方面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英语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构建“以学生为主
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课堂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桥梁作用,更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俗话说:“凤头、猪肚、豹尾”,一节好的数学课的课堂导入就好比“凤头”,新颖的导语,巧妙的导入,一开课就能吸引住学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
摘要:“教以生为本。”“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述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初中学生 数学创新能力 培养    新课标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研究背景:   术中知晓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困扰麻醉医师的棘手问题,以往多认为与全身麻醉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损伤有关。但近来不断有实验研究证实,低浓度吸入麻醉气体在特定环
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用户之间直接进行传输,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大信息的传输范围.本文分析有关D2D设备技术专利申请的申请量趋势、技术分布状况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布置与批改初中英语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课改后的高中生物,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极其富有挑战性的,其实中学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知识并不深奥,但是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入不了门。在此我简单地谈一谈学习生物的方法,仅供同学们参考。  在谈论学习方法之前,我们应该要明白三个观点:  1、学习生物要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第一位老师,有了兴趣,才会积极而愉快地投入
摘要:信息技术课相对其他课程而言,更加强调技术与理论的结合,强调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衔接,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自主性以及合作精神要求更高,探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深度学习给老师的教学将带来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 深度学习 发挥“要学”自主性  所谓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指通过探究学习的共同体促进有条件的知识和元认知发展的学习。 它鼓励学习者积极地探索、反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