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是一个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然而,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还有约21%的美国人居住在农村地区。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共计有7,153,799个农村中小学生就读于6,398个农村学区中。因此,农村基础教育仍是美国基础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1月8日,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基础教育改革法案正式生效。由于美国实行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该法案的实施也成为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然而,由于农村及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滞后,这一法案中的大多数改革措施在农村的实施都面临问题和挑战。虽然各地都提出并实施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但收效甚微。 本论文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在农村地区的实施为研究主线,对21世纪初美国农村教育的改革的基本状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开展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进而反思制约美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深层因素,分析有益于我国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局限。本论文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阐述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对“农村”及“农村基础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在对美国联邦机构常用的划分城市和农村的三类编码体系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将“农村”定义为人口在2,500人以下的社区;将“农村基础教育”指定为发生在农村公立中小学内的基础文化知识教育。 第二部分对美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历史沿革进行简要回顾。本论文将美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分为两个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制度化阶段(十六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后期)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城市化阶段(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末)。 第三部分对21世纪初美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提出美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美国各州农村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但都具有人口分布稀疏、流失严重、流动性大、贫困率高等人口状况特点,再加上农村社区对政治、对各级政府决策缺乏影响力等原因,美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举步为艰。 第四部分主要从改革的目标及政策走向、改革的基本历程、改革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