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纠错码领域中Reed-Solomon码是一类具有严格代数结构的线性分组码。由于它突出的纠错能力(特别是纠突发错误的能力),常被应用于数据存储以及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实际应用中,RS码普遍采用硬判决译码算法,相对于复杂度较高的软判决译码算法有2-3dB的性能损失。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性能更好的RS码软判决译码算法。本文首先介绍RS码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时域和频域的编码方法,接着深入研究现在广泛应用的硬判决译码BM算法。通过对BM算法复杂度的分析表明:当编码冗余p<n/4时,设备复杂度主要集中在计算伴随式和寻找错误位置多项式的根。长码的硬判决译码复杂度略大于码长n的线性增长,这是RS码在实际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条件。然后本文重点讨论现阶段国际上主流的一些RS码软判决译码算法,包括:GMD算法、Chase算法、Kotter和Vardy提出的代数软译码(ASD)算法、Jing Jiang和Narayanana提出的自适应置信传播(ABP)算法,尤其对后两种性能较优的算法都做出了详细的性能与复杂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软判决译码算法相对于硬判决译码算法来说都能提供更高的编码增益。本文最后介绍了Mostafa.E和Robert J.M提出的ABP-KV级联算法,尤其是针对这种算法复杂度高的缺陷,提出低复杂度的改进方案。ABP-KV前端算法的目的是通过迭代不断的更新比特对数似然比(LLR)来增强接收码字的可信度。依据已增强软信息的准确性,本文改进的译码算法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改进的具体步骤如下:(1)在KV算法中按可信度度量对每个码元进行排序;(2)删除掉s个最不可信码元的插值信息;(3)在(1)和(2)的基础上只需要对(n-s)个码元的插值信息进行复杂的二元插值运算。通过仿真,改进算法能在降低运算复杂度的情况下获得一个合理的译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