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表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建国以后,农业合作化运动成为继土地改革之后的又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给农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也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以农业合作化为题材的小说,成为了建国后备受关注且创作数量较多的小说类型。本论文重在探究“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表述,笔者先追本溯源,简单梳理不同时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对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关注及其在文学中的呈现与反映,并根据农民和土地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来解析不同阶段表现农民与土地关系的不同特征;再根据“十七年”合作化题材小说中农民对合作化的不同态度,来分析小说中的农村各阶层农民形象的特点;最后再探寻合作化题材小说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叙述特点,并就此进行反思。关于“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表述问题,本论文主要分成五个部分来作探讨:序言部分,先做一个简单的研究综述,再阐明本文的选题原因以及意义。第一部分,分析合作化小说中的土地问题,并揭示不同时段有关农民和土地关系表述的不同特点,指明:互助合作阶段的合作化题材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是宣传与造势;合作社(包括初级社和高级社)阶段的合作化题材小说有极高的意识形态的政治自觉,极大的背离了生活的真实,不过少数作家也有清醒认识;人民公社阶段,“大跃进”激荡着大多数作家的心灵,他们为“人民公社”、“大跃进”大唱赞歌,但也因为三年的大灾害,让一些作家不得不作深入的思考,于是开始有了“顶风”之作。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合作化小说中的农村各阶层农民形象的特点。笔者根据小说中农民对合作化的不同态度,将小说中的农民划分为先进农民系列、中间农民系列和敌对分子系列,并联系具体作品来作归纳分析,认为:先进系列的农民总是不带任何动摇地积极支持集体合作化道路,并为之而不懈奋斗;中间系列的农民对合作化道路的态度是摇摆不定的,但最后不得不被迫入社;与上述两者不同,敌对分子物质欲望强烈,存在着多种道德缺陷,他们千方百计破坏集体合作化,进行垂死挣扎,但最后也只是走向失败。第三部分,分析合作化题材小说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叙述特点:首先在叙事策略上,作家们作为时代中的“被启蒙者”,普遍采取了启蒙叙事的叙事策略,以此达到教育鼓舞农民的目的;其次,在创作合作化小说时,作家们总是先预置了一个叙事意图,再根据叙事意图采取第三人称的全知叙事视角来创作小说:最后,笔者探讨了合作化小说的叙事效果,分别从读者也就是受众及文本自身这两个角度来进行探讨。结语部分,笔者首先肯定了“十七年”合作化题材小说的积极意义,接着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反思文学与生活、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作家个性的坚守与丧失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他文献
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在人文社会的视角下以玄妙幽深的太极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太极哲学的相关知识去探究独具韵味、简约而不简单的太极图所蕴含
目的:系统评价卡维地洛对比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
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的钻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测井相、地震相综合分析白云凹陷文昌组与恩平组主要层序的沉积相发育演化特征。通过有限的单井资料在白云凹陷共识别出了
目的:为我国政府制订医保药品支付价格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阐述医保支付价格政策起源及其他国家实施该政策的效果和出现的问题,在我国新医改背景下结合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探
中国传统玉文化源远流长,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该文从文章结构和内容描写两方面入手,对《红楼梦》中的玉文化进行深入探析,并联系传统玉文化思想,充分展现了《红楼梦》在
云计算以其高可用性、高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的特点,正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并以其特有的模式改变着服务工作方式和服务流程。将云计算应用于传统电子政务工作中,可以解决其信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发生给药错误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00名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设计半结构式访谈表格,对调查对象进行近几年内出现的给药错误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
<正>企业可通过绩效计划将目标层层分解,绩效周期结束时对各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衡量,并据此进行价值分配及其它与员工利益相关决策,进而促使员工与组织要求一致。医药零售行
本文围绕着探求解决山东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瓶劲的实际问题而展开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寻找了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完善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