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传播文化、进行学术研究的“象牙塔”,曾被誉为“一方净土”,如今也变成了腐败的“高发区”和“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高校腐败案件,就多达50余起。2013年3月至2015年底,高校落马领导干部共有101人。其中,2015年,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纪律审查”栏目公布的高校腐败案件及国内媒体公开报道的案件就达30余起,这些违纪的领导干部就职的高校既有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这样的知名高校,也有辽宁医学院、云南警官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地方院校,更有不少的高职高专院校,基本涵盖了高等教育的各个等级。从招生录取到后勤基建,从物资采购到科研经费,从校办企业到学术诚信,几乎涵盖了高校所有关键领域和环节,高校腐败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在高校这类相对封闭的行业性领域,权力运行更易走向畸形,故更需通过制度规范来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发生。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旨在总结分析高校腐败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制度,探索高校内部预防腐败的制度构想。论文从高校反腐败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入手,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反腐败研究的现状,深入分析高校腐败的主要体现方式、特征及危害,并从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制度保障等角度剖析高校腐败的制度根源,进而提出高校反腐败制度设计的对策,指出具体的高校反腐败制度体系完善建议,包含反腐败制度设计原则、完善高校反腐败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手段以及反腐败制度构想模式。本文的研究可为我国高校反腐败制度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