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成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50%-60%,成人中发病率为每年8/10万,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不佳。由于胶质瘤恶性度高,呈侵袭性生长,导致手术难以全切,术后复发率、死亡率较高。胶质瘤的发生与体内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异常有关,但胶质瘤中相关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化还没有完全清楚,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进一步阐明。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是近年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调节细胞的增殖、迁移、粘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etivatedproteinkinase, MAPK)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分裂、凋亡,以及细胞间的功能同步等多种过程。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PTEN与p38MAPK在人脑胶质瘤瘤中的表达情况,与胶质瘤病理级别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从而进一步阐明胶质细胞瘤侵袭性的分子机制,为其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期间的胶质瘤手术切除且保存完好的石蜡包埋标本64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9-82岁,平均45.5岁。组织学分级根据2000年修改的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级标准对其进行组织学的分类分级,其中Ⅰ级22例,Ⅱ级21例,Ⅲ级13例,Ⅳ级8例。其中把Ⅰ级和Ⅱ级胶质瘤合并为低级别度恶性组,把Ⅲ和Ⅳ级胶质瘤级合并为高级别度恶性组,另取10例脑外伤患者的正常脑组织做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分别对低级别度恶性组和高级别度恶性组以及和正常脑组织组中的PTEN和p38MAPK的表达进行进行测定。最后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来计算正常脑组织组与低级别度恶性组、低级别度恶性组与高级别度恶性组之间的差异,再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来分析PTEN与p38MAPK的相关性。结果1. PTEN: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PTE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Ⅰ级77.27%(17/22);Ⅱ级66.67%(14/21);Ⅲ级46.15%(6/13);Ⅳ级37.50%(3/8)。脑胶质瘤低度恶性组阳性率为72.09%(31/43)与高度恶性组阳性率为42.85%(9/21)差异具有显著性。2.p38MAPK: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p38MAPK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Ⅰ级22.73%(5/22);Ⅱ级39.10%(8/21);Ⅲ级53.85%(7/13);Ⅳ级75.00%(6/8)。脑胶质瘤低度恶性组阳性率为30.23%(13/43)与高度恶性组阳性率为61.90%(13/21)差异具有显著性。3.脑胶质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p38MAPK蛋白表达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两者表达呈负相关。结论1. PTEN在正常脑组织全部表达,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TEN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2. p38MAPK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38MAPK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3. PTEN和p38MAPK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p38MAPK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受到PTEN基因的负反馈调节。PTEN和p38MAPK可能成为临床判断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侵袭性及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并可能成为胶质瘤靶向性治疗研究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