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农史信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史研究在史料发掘和题材拓展方面大有进境。以往的学术研究不仅着眼于古农书、地方志以及经子文集,而且及于正史及其注文。对《史记》及三家注中有关农业、农学材料的解读与诠释,不仅会丰富《史记》研究的内容并开辟农史研究新的领域,而且会从中找到司马迁、裴骃、司马贞和张守节所反映的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唐代相关农史信息的嬗递与演变,为顾颉刚先生的著名论断“历史是层累地造成的”提供农史研究的实践支持。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史记》与农业、三家注与农业历史研究的关系,揭示出论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第二章发掘《史记》及三家注中的原始农业信息。分别论及炎帝时期的农业、黄帝时期的农业、尧舜时期的农业。论文深入探讨了五谷及作物种类的演变、大禹治水与农田沟洫系统的形成以及上古帝王的农神色彩。 第三章为《史记》及三家注先秦农业信息。从夏商时期的农业、西周时期的农业、春秋战国的农业、农业发展与春秋诸国争霸、商鞅变法与秦国农业发展、战国东方六国的农业消长及秦国农区拓展与并吞六国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四章传达的是《史记》及三家注秦汉农业信息。分别涉及秦代农业经济政策、秦农业经济的摧残、汉初农业经济政策、武帝时期农业发展、秦汉土地制度演变以及《史记》三家注的农业经济思想等方面。 第五章从《史记》及三家注中有关土壤、水利、养马、冶铁等具体农业科技史料入手,爬梳整理出其自汉代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演进轨迹,把握史迁时代、刘宋之际、有唐一代相关农业科技的发展脉络,传达出其既有继承、又有突破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述及《史记》及三家注中的农业区域信息。先结合《史记》及三家注文献记载,详述山西农业区、山东农业区、江淮农业区及龙门、褐石以北农区的农业发展状况,然后对其所传达的农区拓展信息进行了发掘。
其他文献
产学研结合,是高校与企业合作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拉近了科技与经济的距离,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最直接验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大学、研究机构
枸杞为宁夏“五宝”之首”,具有滋肝、补肾、明目和壮阳作用。近代研究表明,枸杞具有抗癌和减缓人体衰老等作用。宁夏枸杞子以品质优异享誉国内外,但大多数人只知宁夏枸杞好,不知
无症状IgA肾病患者临床多见,西医无特殊办法,中医治疗有一定优势,赵玉庸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IgA肾病主要病机为脾肾亏虚,瘀血阻络,采用病证结合方法辨证治疗,包括结合I
目前,我国工业能源利用率较低。钢铁工业中的加热炉是耗能较大的设备,在其控制与生产管理方面,我们的任务紧迫且大有可为。在同时保证钢坯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的情况下,适时出钢是
鲁迅的《幸福的家庭》中的"劈柴"意象与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中的"豆腐"意象分别作为两部小说核心的日常意象,具有独特的叙事功能。首先,它们共同为小说奠定了日常化的叙事基
本研究采用传统中药煎煮方法将新鲜马齿苋全草制成水煎液作为实验药剂。以1月龄健康日本大耳白家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C组为实验组1,服用马齿苋
以腰鼓文化为例,在对"非遗"项目的内容与分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要素主要有:传承人与传承群体,活态存在,传承制度,人文生态环境,进而提出了"非遗"
<正>生平事略沐英,字文英(1345—1392),回族,安徽省定远县人。8岁时父亡,从母避兵乱,母又死于途。其后被朱元璋收养,从此在军营中顺利成长,成为有明一代开国名将、功臣。其一
期刊
目的:分析康妇消炎栓对于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108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氧氟沙星联合甲硝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工业控制系统常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非线性,时滞性,高标准性和难建模性,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常规控制技术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工程上对提高自动化水平和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