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石楠属(Photinia Lindl.)的石楠( P. serrulata )、椤木石楠( P. davidsoniae)、‘红罗宾’(P.×fraseri‘Red Robin’)和‘鲁宾斯’(P. glabra var. Robens)的2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在5个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水平下的生长性状和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进而对各苗木的抗涝、抗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为今后选育观赏价值高且抗水分逆境能力强的石楠属植物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全淹处理下,被淹茎干粗生长加快、皮孔膨大并在胁迫中后期逐渐形成不定根,其余水平的苗木(对照除外)出现中下部叶片萎蔫、黄化、脱落、枯死等现象;此外,苗木的生物量均不同程度受到抑制。2.淹水胁迫下,苗木的叶绿素总量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干旱胁迫下则整体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含量基本低于对照水平;水分胁迫下,苗木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试验过程中基本低于对照水平。3.水分胁迫下,苗木的质膜相对透性均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下叶片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淹水胁迫下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三者对不同苗木的渗透调节作用不同。4.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出4种石楠属苗木对水分逆境的抗性能力综合评价排序为:抗涝性:‘红罗宾’>石楠>椤木石楠>‘鲁宾斯’抗旱性:‘鲁宾斯’>石楠>‘红罗宾’>椤木石楠